介绍: ※路改建工程第六标段位于※※※市南端,全长1180米。该标段是市内交通的主要干道,车流量大,地下管线密布,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畅通,该工程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工程(两侧公交车道和学府桥下慢车道)工期为5月2日至7月5日,第二期工程(中间快车道)工期为7月5日至9月15日。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该标段的工程特点如下: (1).主干道N269~N293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N241~N269,N293~N300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N241———N263 沥青砼路面快车道宽24.6M,双侧绿化带宽4M,双侧公交车道宽10.5M,双侧人行道宽5M,N263 ——N269和N293——N300段沥青砼路面快车道宽15M。 (3).N269——N293水泥砼路面宽15M,双向四车道,双侧公交车道各6M,双侧人行道各3M。 (4).人行道采用彩色道板铺设。 2.主要技术标准 (1)按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设计年限为: 沥青砼路面20年 水泥砼路面30年, (2)设计车速 主干道 50 KM/H 公交车道 40 KM/H 3.主要工程数量 水泥砼路面:7200M2 快车道补强:6600M2 快车道加宽:10460M2 慢车道:16968M2 人行道:9293 M2 挖运残土:35666M3。 第二章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操作规程,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测量人员对现场坐标点、水准点进行复核、测试,增设控制点,对施工段原地貌进行定位、放线、复测,对主要控制点做永久性桩,并加以保护。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当地材料行情,原则上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组织施工机具、劳动力进场;落实土源,修整临时灰土拌合场地;施工用水、电引到现场;确定机具、材料放置地点及临时设施搭设等问题;了解地下管线具体方位,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施工时损坏。 第三章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总原则 (1)分期进行、全线开工、流水作业、重点突破关键工程,按施工总进度控制。 (2)科学、合理、高质量、快进度、连续均衡地组织施工。 (3)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实现合同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1、工程分两期进行,每期工程的施工采用分别流水作业法。 2、建立以下4个施工队: 1)土石方工程一队:负责余残土方开挖、清运建筑垃圾 2)土石方工程二队:负责灰土、二灰土和三灰碎石的回填、碾压 3)劳务队:负责路边石安装、人行道板铺设、过街管及杂活 4)路面队:负责路面工程 二、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控制 (1)控制网测设: a.平面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我们采用瑞士莱卡公司生产的TCR-303全站仪首先布设平面导线控制点,因为此道路的施工分二次进行。先施工公交车道及人行道,后施工快车道,这样我们可以在快车道位置布设控制点,用以控制公交车道及人行道的平面位置;待公交车道施工完毕,再将控制点引测到公交车道,控制快车道的施工。 为保证测量的精度,我们按业主提供的已知点数量及位置,采用符合导线或支导线方法,对符合导线将按每100m布设一控制点,采用TCR-303全站仪按规范规定的精度进行施测,得到各点的原始数据,角度闭合差<±16 (为坐标点数目),坐标相对闭合差<1/10000。利用计算机,通过预先编好的符合导线简洁平差程序对结果进行误差处理,得到各点的平差坐标。如果甲方提供的已知点数目少,且只在道路一端,我们将采用二级控制法,先布设边长≮500m的支导线(支导线采用往返测法施测),然后再进行控制点加密,加密点的施测和平差按符合导线的方法进行处理。 b.高程控制 根据甲方提供的BM3点按规范施测,往返测闭合差<12 (为水准路线长度),每100m布设一临时水准点,用以控制路面标高。 (2)细部放样 a.横断面检查 学府路地下管线埋设复杂,为保护施工中地下管线安全,施工前必须要摸清地下管线的布设情况,除了根据甲方提供的地下管线布设资料外,还要进行断面开挖测量管线,每100m挖一断面,用全站仪测出各管线的空间位置(X、Y、H),绘出管线布设图,对管线进行保护,施工中随时进行跟踪测量,保证地下管线的绝对安全。 b.中线测量 根据极坐标测量原理,全站仪架设在导线点上,测设出道路中线,把道路交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特征点固定好,为保证好施工中特征点被破坏后能迅速恢复,可采用骑马桩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