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1.1总体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总平面布置应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整齐划一、环保节能、永临结合。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畅通。 3.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的确认应符合施工流程的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建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6.符合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2.1.2总体施工平面布置内容 施工平面布置内容与工程类别有关,位置与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有以下布置内容: 1.征地界内及附近已有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其它地面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2.既有和新建公路线路方向和位置里程及与施工项目的关系。 3.新建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桥涵、隧道等结构物的位置及里程、因施工需要临时改移公路的位置;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各种运输道路及临时便桥、过渡工程设施的位置。 4.取土和弃土场位置。如取土和弃土场离施工现场较远时,在平面布置上无法标注时,可用箭头指向取土和弃土场方向并加以说明。 5.主要加工场区位置:混凝土成品预制厂,混凝土搅拌站等;临时生产房屋位置,包括:办公用房,机械站、车库位置,加工厂、制备厂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场所;各种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仓库和堆放场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