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xx隧道长1070m,里程桩号为:DK1827+825~DK1828+895。洞身段最大埋深70m,最小埋深10.5m,整座隧道位于20‰的下坡,线路均位于直线上。围岩等级为Ⅲ~Ⅴ,其中Ⅲ级围岩长270m,IV级围岩长380m,Ⅴ级围岩长420m,施工方法为明挖法、三台阶七步法、台阶法及CRD法(交叉中隔壁法)。 该隧道位于xx火车南站东约9km处,下穿xx山,位于xx区,地形起伏,沟渠相间,坡面较陡,“V”型冲沟发育,地面高程为1050~1170m,相对高差约30~100m,进口自然坡度10°~25°,地表植被稀疏,基岩裸露;出口端自然坡度50°~60°,地表植被稀疏,基岩裸露,洞口端为人工弃土堆。 隧道洞顶冲沟发育,多为“V”型沟谷,切割较深,沟床坡降较大,每年除了在融雪和较大降雨时有径流通过以外,平时干枯无水,为季节性流水沟。隧道洞身大部分地段基岩裂缝水不发育,隧道洞身在穿越冲沟地段的洞身,融雪和雨季有少量水顺断层裂缝破碎带、褶皱带、岩性接触带等部位入渗。裂缝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排泄、径流条件不好,水质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