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2工程数量 本标段桥梁总长约为26535.9m/10座,其中现浇连续箱梁896m/5联,简支箱梁25639.9m/10座。 现浇连续箱梁最大跨径组合为:(80+128+80) 1.3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 200km/h及以上; 最小曲线半径:7000m; 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条件30‰;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4 地形、地貌 本线起点位于大同,本次招标起点为原平西站,原平西至忻州线位穿越忻定盆地,多分布黄土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后经过五台山、系舟山余脉丘陵区到达太原进入太原晋中盆地。太原晋中盆地,地形平坦开阔;过介休后进入太岳山低山丘陵区、低中山区,线路沿线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从洪洞进入临汾盆地,线路大部走行于汾河两岸高阶地及山前缓坡;经侯马段丘陵区后,线路进入运城盆地,丘陵区地形起伏大,盆地地形平缓。 1.5工程地质 沿线所经地区地层出露较齐全,太古界、下元古界、中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分布。 1.6水文地质 河流水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大,河流均具有典型的雨洪特征,流量、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极不稳定。除较大河流常年有水,流量较大外,山间沟谷多为深沟峡谷,呈树枝状,旱季流量很小甚至干涸,雨季流量大,甚至引起山洪爆发。局部地段河水对普通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 1.7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0000),结合沿线地质条件分析,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1.8施工用水 沿线地表水缺乏,本段工程施工用水水源可采用已有灌溉水井取水或打井取水,沿线设置蓄水池、铺设相应抽水和供水管路供应生产生活用水。 1.9施工用电 本线所经区域因地形、地理和经济发展等因素,设计线路通道上可资利用的电力资源有限,需设临时变压器及电力线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