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施工要点22p

  • 资料大小:12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2-19 23:18
  • 发布作者:齐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从既有隧道的使用情况看,修建的隧道质量不容乐观,如衬砌厚度不足,衬砌背后存在的空洞,混凝土和喷混凝土质量的离散性较大,隧道底部处理不彻底,先拱后墙形成的衬砌隐患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施工多方面共同努力,但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经常性监视与控制。    从隧道建成后的状态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衬砌背后存在一定规模的空洞或空洞回填不密实,例如有的隧道衬砌背后的空洞很大,甚至可以达到人在庆祝爬行的程度;     ·衬砌厚度不足,这个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衬砌实际厚度不到设计厚度的1/2,严重地削弱了衬砌的承载能力;     ·衬砌中存在施工中产生的开裂;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有的强度不足;     ·基底处理不当,在振动的作用下,出现翻浆冒泥。    这应该是我们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控的重点。    目前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除了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外,主要是由施工监理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并且大都是“马后炮”的方法,即使出现问题也难于处理。施工监理缺乏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施工质量的有效监控手段和方法,使得许多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也是目前一个不可否认的实际情况。要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施工阶段质量检测方法。那么开发和引进一些检测方法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施工阶段的检查,不是指在施工完成后,而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例如,目前评定混凝土衬砌强度的方法是常规的留取试件,而后在28d后进行强度测试。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不能及时发现混凝土强度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及时地对问题进行改进。因此,必须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改进”的“三及时”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混凝土质量及其离散性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这也是一些国家在质量控制上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针对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阶段的检测技术上应该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施工要点22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59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