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3.1工程简介 本标段地形起伏大,地质复杂,工程任务十分艰巨,而且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本标段桥隧比达83.1%,隧线比更高达60%。有3km-4km隧道3632延长米/1座(三岔坡隧道),2km-3km的隧道2056延长米/1座,1km-2km的隧道7826延长米/5座,1km以内的隧道13159延长米/27座。张家湾大桥以(40+64+40)m双线连续梁同时跨越玉凯高速公路和320国道,安全施工风险较大;标段内不良地质发育,尤其是岩溶地质发育,岩溶路基广泛分布,多段短小路基、多座桥梁和隧道洞身处于岩溶发育地区,同时顺层、危岩落石众多,给施工安全造成巨大压力。 3.2工程地质 地形起伏大,地质复杂。标段内不良地质发育,尤其是岩溶地质发育沿线主要位于云贵高原及边缘过渡地带,属云贵高原剥蚀—溶蚀低中山、低山丘陵和高原盆地地貌,总体地势东低西高,地形起伏较大。 1)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出露较为完全,自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皆有分布。岩性以灰岩、白云岩类可溶岩为主,相间分布板岩、泥岩、砂岩、页岩及煤系地层,局部地段有玄武岩分布。 2)地质构造 区域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线密集,断层发育,以近SN和NE向断层为主。 3.3水文地质 沿线通过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本标段位于玉屏至安顺之间,属长江流域,主要水系多呈东西或南北向展布。 沿线所经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地貌、岩性、构造的控制。丘陵、陡坡及泥页岩地段,一般水量较小;河谷阶地砂卵石层孔隙水较丰富;砂岩、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隙带及向斜等储水构造的地下水水量较大。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种,大部分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少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侵蚀性。 3.4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煤层瓦斯和采空区、滑坡、错落、溜坍、崩塌、危岩落石、岩堆、泥石流、顺层、地震区、液化砂土、软质岩风化剥落等。 特殊岩土有人工弃土(碴)、软土及松软土、膨胀土、红黏土等,本标段主要特殊岩土为膨胀土。 四、监控量测计划内容 1、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制定。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所示的监控量测流程进行。 2、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次、数据处理及量测人员的组织等。 3、施工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改量测计划。 4、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了解支护构建的作用及效果; 3)了解隧道工程的安全、经济性;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于设计及施工中; 5)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6)积累资料,作为以后设计、施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