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施工方案42p

  • 资料大小:64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8-05 13:40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高速C标段C3分部石板滩隧道为分离式短隧道,左线进口桩号ZK33+327,长度478米,右线进口桩号K33+328,长度481m。洞口采用环框式洞门,路堑式明洞长度左线长16米,右线长12米。洞口浅埋段超前支护采用20米Φ108大管棚施工。 道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净高5.0m,行车道宽度为0.5+2×3.75+0.75米。 2.主要工程数量 洞身开挖:IV级围岩71281m3、V级围岩21425m3;超前支护:Ф108大管棚2880m,Ф42注浆小导管20471m,Ф22药包锚杆9375m;二次衬砌:C25砼拱墙8453m3,C25砼仰拱4899m3;防排水工程:C25砼1228m3。 3.工程地质评价 (1)进口段 进口斜坡平均坡度约30o,在厚层砂岩处则形成陡坎,基岩出露。岩层产状倾向坡内,斜坡未见滑移、拉裂、变形迹象,斜坡整体稳定。斜坡发育一组陡倾坡外的裂隙,局部岩块有沿裂隙剥落现象,但块体不大,陡坡高度不大,对洞口影响较小。进口开挖形成的堑坡高度最大约4m,为较完整的J2s2岩层,横向上岩层倾角约20度,左堑坡为逆向坡,在适当坡比下堑坡能保持稳定,但右侧堑坡岩层倾向与坡向斜交,在节理切割下,右侧堑坡个别岩块有滑塌的可能。结合进口段岩体结构、岩性等,划为V级围岩。地下水不丰富,有滴水或小量股水,雨季水量稍大。 (2)出口段 出口斜坡平均坡度约25o,洞口上方斜坡坡表有厚约1~4m的粘性土,陡坡处则一般基岩出露。岩层产状倾坡外,斜坡未见滑移、拉裂、变形迹象,斜坡整体稳定。斜坡发育一组顺横坡走向近直立裂隙,局部岩块有沿裂隙剥落现象,但块体不大,陡坡高度不大,对洞口影响较小。出口开挖形成的堑坡高度最大约5.5m,堑坡浅表有1~3m的粘性土,其下为较完整的J2sn岩层,横向上岩层倾角约20 o,路线左侧堑坡为逆向坡,在适当坡比下 堑坡能保持稳定,但右线堑坡岩层倾向坡外,应注意右侧堑坡沿岩土界面及层间软弱面发生滑塌。结合出口段岩体结构、岩性等,划为V级围岩。地下水不丰富,有滴水或小量股状水,雨季水量稍大。 (3)洞身段 隧道洞身段地表大部基岩裸露,局部缓坡处有少量覆盖层,地表植被欠发育,多为低矮灌木或少量乔木。山形完整,山体稳定。洞身段为砂泥岩互层,或以泥岩为主夹砂岩,泥岩遇水具软化性。上覆砂岩有一定量裂隙水,地下水向隧道径流,对泥岩强度可能造成明显降低,应在泥岩地带适当加强支护。在洞身厚层砂岩裂隙相对发育地带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涌水现象,综合考虑,围岩级别为Ⅳ3~Ⅳ级。 4.水文地质评价 隧道进出口有冲沟通过,勘察期间无水,仅雨季有少量暂时性水流。最大洪水位远低于隧道设计高程,对隧道无影响。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孔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斜坡向沟谷及下卧层排泄,具埋藏浅,分布零星,水量贫乏,厚度不大,无稳定潜水面特点。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基岩层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及砂岩孔隙中,主要接受降水、上覆地下水补给,顺地形向坡下沟谷排泄。地下水动态受降水变化控制,总体而言,该类水较贫乏。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施工方案42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68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