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出洞施工方案20p

  • 资料大小:11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8-15 15:32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位于息烽县养龙司乡,全长141m,起讫里程DK265+629~DK265+770。其中出口端DK265+743~DK265+763为暗挖,DK265+743~DK265+770设计为明挖,明暗挖分界线里程为 DK265+763。隧道出口左侧边坡顺层,于DK265+764、DK265+770、 DK265+776处设置预加固桩。洞身段最大埋深约28m,最小埋深约1.5m;出洞口处覆盖层较浅,自然坡度35°~45°,围岩级别为Ⅴ级。该段隧道处于3.4‰的上坡,线路位于直线上。设计线间距为4.4m,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 1.2地形地貌 隧址属黔中低山地貌,表层主要为坡残积层粘土,红粘土,厚度约0~2m,下伏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一段白云岩,二者整合接触,单斜构造。 2.出洞开挖施工方案 出洞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出洞前对洞口段地形、地质进行了现场调查,出口原地面坡度较陡,坡度45°左右,地表为红粘土覆盖层,厚度0.3~1.25m,下层为弱风化泥岩,层厚1.25m~22m。设计DK265+763~DK265+770段为明洞,为创造工作面,先将该段明洞开挖至上台阶底部位置。 贯通面DK265+763处与设计一致,该处覆盖层厚度2.8m,通过现场查看,揭露为弱风化泥岩,岩层裂隙不甚发育,有少量竖向节理,岩层整体性较好,满足贯通条件。 隧道DK265+743~DK265+763段出洞施工,采用从隧道外向隧道内单项掘进的方式进行,出洞里程为DK265+763,该处开挖轮廓拱顶标高828.532m,地面标高831.332m,覆盖层厚度为2.8m。当隧道掘进至DK265+743时,停止掘进,封闭掌子面。利用当地村道,以及自建便道,采用从出口端向进口端掘进方式贯通隧道。 2.1 洞外施工 先对DK265+770~+763明洞段进行部分开挖,深度至隧道中台位置,即“揭盖子”开挖。然后对洞口段进行清表刷坡,清除表层红粘土和松散岩体,边坡按1:0.25坡度进行刷坡,开挖完成后立即施做预加固桩并对临时边仰坡进行防护施工,在左侧二级边坡挂设25cm×25cmφ8钢筋网片,喷射一层8cm厚混凝土,并打设4.5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m×1.2m梅花形布置,以保证破面稳定。一级边坡采用挂设25cm×25cmφ8钢筋网片,喷射一层10cm厚混凝土,并打设8~10m长φ32砂浆锚杆和6m长φ26的砂浆锚杆,间距1.2m×1.2m梅花形布置,以保证破面稳定 边坡防护施工完毕后,从洞外往小里程方向打设一环φ108管棚,长20m,倾角上倾2°,里程为DK265+763~DK265+743。管棚施工完毕后,先从洞外往洞内开挖1.2m,并排架设2榀I22b工字钢拱架。然后继续从洞外往洞内按大拱脚台阶法进行开挖掘进,直至隧道贯通。 2.2 洞内施工 目前掌子面里程已接近至DK265+743,此段按要求采用大拱脚台阶法,当上台阶掘进至DK265+738,即距贯通面25m时,为减小对围岩的扰动,保证安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m以内,每开挖0.6米,立即支护一榀钢拱架。施工中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严格控制装药量,增加周边眼和辅助眼的数量。当掌子面往大里程掘进至DK265+743时,停止开挖,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出洞施工方案20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69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