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工程概述 本标段石门隧道位于登封市白坪乡石门村,隧道总体走向呈南北向曲线展布。隧道最大埋深约37米,采用分离式隧道(测设线间距:进口13.4m、出口11.5m),其中:左线起讫桩号为:K19+340~K19+505,长165米;右线起讫桩号为:R1K19+360~R1K19+527,长167米。隧道左线平曲线半径/长度(m):R=1200.000/165.000,纵坡为0.600%/165.000;隧道左线平曲线半径/长度(m):R=1210.000/167.000,纵坡为0.300%/167.000。进出口左右线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 2、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 石门隧道工作区位于山岭之间,隧址区内有乡村道路相同,交通较方便,离县级公路较近,隧道进口位置为一采石场,开挖宽度约50m,开挖深度约10m。 2.2地形地貌 石门隧道区地貌单元属于构造剥蚀浅切割中低山地貌,属于中低山沟谷和斜坡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449-467米之间,相对高差约20m。沟谷以“V”型宽谷为主。地表覆盖乔木林和少量灌木丛。进口侧山体由于开采石料,坡度较陡约70°,出口位置自然坡度大约30°左右,植被发育。 2.3水文地质 隧道场地位于剥蚀构造低山上,隧道所处的地区未分布地表河流,亦未发现明显出水点,山间沟谷多分布季节性河流,水位动态变化大,枯水季节干枯,雨季有水,常有山洪通过。 2.4气象 石门隧道所在地区登封市白坪乡,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14.2℃,最热月平均气温26.2℃,最冷月平均气温0.2℃,年降雨量524.4mm,年平均无霜期239天,全年最多的风向是东风,主要出现在夏季,频率为20%,其次为西北风,主要出现在冬季,频率为13%。 2.5不良地质现象 石门隧道区内主要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为残坡积土层和岩体崩塌。根据现场调查,在隧道出口端凹沟内分布有厚度3.0m左右厚度的粉质黏土层,较松散,含碎石,碎石成分以白云岩为主,稳定性较差。在进口位置,由于采石场开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稳定性也较差,易发生崩塌现象。 3、施工环境 石门隧道地处白坪乡石门村,隧道进口位置为一采石场,沿线筑路材料供应、水、电等建设条件相对较好。 3.1砼采用项目部拌合站生产,砂、石料、钢材及木材材料均采用总承包入围厂家。 3.2工程用水:计划采用自打深井来满足工程需要。 3.3运输条件:运输条件较好,可通过卷白公路和村村通与本标段施工便道相结合,运输方式以自卸汽车为主。 3.4工程用电:项目部计划与供电部门协调提供接口,设1套变压器,容量为500KVA,安放在隧道入口附近,通过主电缆沿线布设主电箱,可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配备发电机组作为别用供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