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二、编制范围 DK109+266~DK116+272范围内XX隧道洞口边、仰坡开挖,正洞及斜井开挖、支护、二次衬砌、仰拱施作、铺底及水沟、电缆槽施工。 三、工程概况 XX隧道全长7006米,进口里程DK109+266,出口里程DK116+272,为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并满足进一步提速条件。 1、地质概况 隧道处于东海之滨,括苍山山脉东 ,属构造剥蚀低山区,区内山势连绵起伏,峰峦叠嶂,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区内海拔高度70~566m,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度25°~35°,局部可达40°~ 60°。测区内基岩岩性总体上属中酸性火山熔岩类,山体坡面较陡,沟谷深切,沟内大多有水,沟底坡降大,多处形成深滩,瀑布景观,中部凝灰质粉砂岩地段,地形相对和缓,山顶浑圆,区内冲沟较发育,多数为旱沟,平时无水。 2、设计概况 XX隧道出口段位于左偏曲线上,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人字坡,变坡点里程为DK111+200,纵坡3‰,与-5‰,坡长分别为2250m,5300m。隧道采用无渣轨道,隧道内采用60kg/m耐腐蚀钢轨。设计行车时速度200km/h,隧道限界根据《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439号)及《200kg/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装箱运输建筑界限(暂行)》(铁科级函『2004』157号)要求,在满足重新提速的条件下,重新拟定建筑限界和衬砌内轮廓。进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出口采用柱式明洞门,全隧除进口DK109+266~283斜切式洞门段和出口DK116+200~272偏压路堑式明洞段采用整体式衬砌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复合衬砌,全隧设综合洞室28个,每个综合洞室设置余长电缆腔。在综合洞室中还设置4处通信光纤直放站,和12处变压器洞室。 全隧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Ⅴ类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或CRD法施工,Ⅳ类围岩采用CD法,三台阶法,临时仰拱法及台阶法施工,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及台阶法施工,设超前小导管及格栅钢架加强支护,喷锚支护及湿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