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⑴ 隧道概况 过风楼隧道为上、下行合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位于郧西县上门镇过风楼地段。隧道起讫桩号为K80+530~K80+795,全长265m,进出口设计标高分别为464.320m和472.755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62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23.4m,净高5.0m,边墙为曲墙式,中墙为夹心式。隧道平面线型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4000m,隧道纵面线型均为+3.849%的单向坡。该隧道最大埋深约为62m,隧道进口为台阶式洞门,出口为端墙式洞门。 隧址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区,隧道穿越地段地面标高在455~506m之间。轴线右侧为郧漫公路,交通便利。因修建公路,山体被切,郧漫公路旁基岩裸露,形成金字塔形,原山体植被较发育。隧道位于两郧背钭次级背斜的小格子沟,屈家庄背抖中,该背斜由数条背斜两郧断裂北侧,褶皱呈线状紧闭同斜倒转褶皱,南西翼正常,东北翼倒转。 隧道围岩类别较差,Ⅰ类围岩长30m,Ⅱ~Ⅲ类围岩85m,Ⅳ类围岩长150m。进口段洞口外为Ⅰ类土,出口段洞口外以Ⅲ类为主。 隧道采取4种衬砌形式:LST、LS2、LS3、LS4。 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是隧道右侧为郧漫公路,该公路开挖边坡面距离隧道洞身较近,隧道开挖后,应力重新分布,该边坡和隧道稳定性很差。同时隧道洞身所处边坡岩石已有滑动,为绿泥钠长片岩的滑动,滑动后物质堆积于坡脚。对于该段松散堆积体,进洞时采用双层长管棚进洞的支护方案。 ⑵ 施工方案 ① 因过风楼隧道入口稳定性差,且上部为堆积物,应先清除堆积物至岩体,且该隧道入口路面标高几乎与干沟沟底相平,所以必须先做截水沟,把排水工作做好,以免以后施工期间,沟谷下雨涨水影响隧道施工,且该入口采用双层长管棚辅助施工,因此应由入口进洞。 入口洞身上部有一平台与隧道洞口标高相差别30m左右,施工便道不能由此修建,因此施工便道起点只能选在距离该洞口300m左右靠近郧漫公路一侧修建斜坡道至洞口。道宽不小于4.5m且坡度不超过10%,此便道需通过郧漫公路的一座桥,根据斜坡至洞口以往的降水情况,此桥下并无大水流过。决定在此桥下的便道处埋设三根φ100cm的水泥管,以利于有水能够及时排出。并且在靠近便道处堆积出平整的一块场地,并压实和用10cm厚的C10混凝土及早硬化,做为搅拌站、砂石料场、水泥库、钢筋、拱架加工场。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的购进以及混凝土钢架的运输。空压机、变压器、配电室应设在靠洞口左侧山坡上的一小块平整地面上,即可以满足施工需要又以免受雨水影响施工。 用电可利用紧靠郧漫公路右侧山坡上的一高压线,可接到洞门附近的500KVA变压器上,以满足隧道动力与照明用电。 施工用水可以在隧道左侧的几户农家附近挖一个3×3×2m深的集水坑,用水泵通过φ50上水管抽到距离洞口高40~50m左右的一个100m3蓄水池里,在通过下水管到达洞口。 ② 施工队伍及设备仪器配置 根据隧道长度、场地条件、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过风楼隧道采取由进口单口掘进的方案,安排1个隧道专业施工队参加隧道工程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