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第1 标、第2标施工组织设计

  • 资料大小:3.79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07-08 11:14
  • 发布作者:米米亚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本标段主要有二座特长单线隧道、一座跨铁路的公路立交桥和洞口段长大路堑挖方约9955m3。其基本情况如下: 乌鞘岭隧道左线进口:DK163+135~DK172+244,长9109m 。 乌鞘岭隧道右线进口:DK163+140~DK172+249,长9109m 。 公路立交桥:起止里程: 其中,乌鞘岭隧道属特长隧道,为本标段重点工程,本章主要针对乌鞘岭隧道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乌鞘岭隧道采用两座单线隧道方案,按钻爆法施工设计(右线隧道为Ⅰ线,左线隧道为Ⅱ线)。Ⅱ线隧道施工前期为平行导坑,为Ⅰ线隧道探明地质并通过横通道辅助Ⅰ线隧道施工,平导贯通后辅助线完成衬砌,然后再扩挖成Ⅱ线隧道。施工时平导尽量超前Ⅰ线正洞,开辟横通道进入Ⅰ线隧道施工,本洞口按同时由平导开辟1~2个横通道进入正洞施工考虑。 Ⅰ线隧道采用四臂凿岩台车,全断面或台阶法开挖;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为主的支护方式,在软弱围岩地段辅以钢架支护,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预注浆加固地层和止水。二次衬砌按新奥法原理根据围岩收敛情况应及时施作,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整体灌筑,最后完成整体道床施工。 平行导坑设计为双车道断面,采用瑞典产H178-38 型三臂凿岩台车施工,全断面开挖,喷锚施工支护,平导贯通后辅助Ⅰ线完成衬砌和弹性整体道床,然后再扩挖成Ⅱ线隧道,扩挖可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二次衬砌按新奥法原理根据围岩收敛情况应及时施作,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整体灌筑,最后完成整体道床施工。 各种附属洞室、横通道施工均采用钻爆法施工。进口工区为反坡排水,横通道应及时施工,其余洞室可根据施工次序,进行安排施工。 根据新奥法原理,结合我国铁路工程的实践,以岩土力学原理为基础,合理地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尽量减少开挖隧道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量测是喷锚构筑法的重要内容,应通过监控量测指导隧道和施工和设计。据此,施工时,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合理地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保持围岩稳定。 b、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支护,及时封闭,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开挖作业宜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隧道开挖轮廓圆顺。 d、二次衬砌应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符合规范要求的条件下修筑。 e、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1、洞外明挖工程 乌鞘岭特长隧道进口明挖段出露地层为第四系的全新统(Q4),主要为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层和山坡坡积层,由黏质黄土、卵石土、碎石土组成,属Ⅱ级普通土。该段明挖方量为9955m3。拟采用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相结合进行施工。 土石方开挖前,首先做好拦水坝、截水沟、排水沟(永久性或临时性),并与原有的排水系统相适应,保证开挖区内的排水畅通,防止开挖边坡受集中水流冲刷及路堑有积水浸泡现象的发生。土石方开挖采用大型土石方机械进行施工,土石方分别采用推土机推运,挖掘机及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1.1施工程序 测量放样→做好拦水坝、截、排水沟→挖除表层植被和覆盖层→土质调查→爆破→推土机、挖掘机和汽车作业→清理路堑基面→修筑排水系统。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第1 标、第2标施工组织设计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80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