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3.1概述 ***隧道位于渭源县北寨乡(进口兰州端)和七圣乡(出口重庆端)境内,隧道起讫里程DK113+222~DK119+052,全长5830米,为双线隧道,洞内线路为-0.3%、-1.28%、-1.3%、-1.28%的单面下坡,隧道除洞身DK113+475.79~DK113+857.106、DK115+303.216~DK117+329.375两段位于直线上外,其余均位于R=4500米的曲线上。 3.2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黄土高原区,地表高程一般为2130~2420m。总体地形北低南高,阶地区地形较为平缓,其它地段地形陡峭,自然坡度一般大于45度,沟壑交织,沟谷多呈狭窄的U型、V型,局部段滑坡较发育。隧道进口位于北寨乡陈家铧尖村内,为暖阳河左岸二级阶地,出口位于七圣乡东北侧约500米处的山前缓坡,隧道洞身最大埋深256米。 3.3气象及水文地质 隧道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雨量集中,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温差变化大,多风。年平均气温5.8℃,极端最高温度33℃,极端最低温度-23.6℃,最冷月平均温度-7.2℃,年平均降雨量507mm,年平均蒸发量1326mm,平均相对湿度68%,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2.7天,最大积雪厚度15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91cm。隧道通过区地表冲沟发育,沟身纵坡比较大,但汇水面积小。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3.4.施工便道及用电、用水。 3.4.1***隧道出口、入口在地方道路旁,隧道入口、出口距定西至渭源二级公路10公里。施工便道标准是:施工便道路面宽8m,路面土质部分铺设泥结碎石。完全满足施工车辆通行需要。 3.4.2施工用电及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从渭源供电所提供的高压电力干线T接变压器及施工用电支线。***隧道入口处设一台800KVA变压器、出口处设一台800KVA变压器,接线至施工现场,供施工生产用电。沿线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采用打井,采用的井水已提前进行了检验化验,可以内用。 四.本隧道设计情况 4.1洞门型式: 为耳翼墙式洞门,洞口边仰坡采用1:1.25刷坡,采用锚喷网防护。洞口基础处于砂质黄土,隧道与路基过度段采用2.5m厚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掺入3%-5%的水泥。级配碎石下采用1-3m厚的三七灰土换填。 4.2隧道采用全断面整体式复合式衬砌结构,钢筋砼衬砌。即以锚杆、钢筋网、喷射砼、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使其与衬砌达到共同受力。主要有:V级,IV级围岩衬砌断面(其中加宽断面分别为加宽20㎝、10㎝、0㎝三个不同断面)。 4.3防护型式:洞口地段边仰坡采用1:1.25刷坡,坡面采用锚喷网防护措施;洞口段两侧边坡防护与相邻路基顺接,确保排水顺畅,保证进洞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