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间包括7 个联络通道、两个废水泵房。设竖曲线4 个,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最大纵坡为42.65‰,最小平面曲线半径450m,区间线路间距为12.7m~15.7m。 2014-10-26
-
隧道路面设计除斗米Ⅲ号隧道龙岩往漳州方向采用30cm 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外,均采用26cm 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 厚的20#素砼调平层。 2014-10-26
-
A4 合同段左线起止里程为ZK12+485~ZK13+340,长0.855km,为隧道接线路基;右线起止里程为YK9+700~YK13+355,长3.655km,其中路基长0.845km,隧道长2.810km。 2014-10-26
-
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地带,植被发育,自然坡度30 度,表层为褐黄粉质色粘土,硬塑,厚2~16m,下覆石炭系上中统壶天群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色,灰白色,弱风化,产状142°/61°,地下水发育。 2014-10-26
-
DK77+090洞身上方水塘,埋深约50m。DK77+150洞身上方水塘,埋深约40m。DK77+300洞身上方水塘,埋深约50m。DK78+000洞身上方水塘,埋深约13m。 2014-10-26
-
xx隧道DK62+820~DK66+922,全长4102m,单线电气化双层集装箱铁路隧道。DK65+980处设双车道斜井一座。设计时速为200km/h。建设工期24.5个月。 2014-10-25
-
隧道左线平面线位为直线+R=1500的右偏圆曲线上(出口段),右线平面线位为R=2000的左偏圆曲线上(进口段)+直线+R=1400的右偏圆曲线上(出口段),纵断面均采用-0.30%和-1.5%的单向下坡。 2014-10-25
-
x隧道属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将军河于隧道穿越山体周边穿过,隧道轴线经过地段地面高程约270-337m,植被较发育。隧道进出口斜坡稍陡,分布有农田及零星居民点。 2014-10-25
-
隧道结构设计按新奥法原理进行,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及钢筋网组成,并辅以钢架、管棚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指导下施作二次衬砌。 2014-10-25
-
项目指挥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半月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 2014-10-25
-
隧道右洞进口位于R=850m(左偏)的曲线上,出口位于R=1000m(右偏)的曲线上,纵向坡度为1.891%的单向坡。 2014-10-25
-
隧道分项施工方案:超前支护施工方案、洞身开挖施工方案、钢筋网施工方案、锚杆施工方案、隧道二衬施工方案、隧道防水层、止水带施工方案、隧道钢支撑施工方案、隧道喷射砼施工方案 2014-10-25
-
x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场区以构造剥蚀中低山为主,地形陡峭,自然坡度30~50°。隧道地面标高为60~150m。 2014-10-25
-
隧道内纵坡单面上坡,限制坡度为7.5‰,洞内设置双侧水沟和中心管沟,双侧电缆槽,电力、电缆槽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采用合槽的方式置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 2014-10-25
-
隧道进口里程为DK284+318,出口里程为DK287+432,隧道全长3114m。其中Ⅱ级围岩320米,Ⅲ级围岩2228米,Ⅳ级围岩302米,Ⅴ级围岩264米。 2014-10-25
-
与K合同段接头处距离云阳至万州公路约3公里。全长1.749公里。其中左线隧道起讫K171+750~K172+953,长1203米。右线隧道起讫YK171+750~YK172+948,长1198米。隧道最大埋深276m。 2014-10-25
-
隧道XX标段Ⅰ线、Ⅱ线洞口段施工,洞身开挖、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仰拱填充、二次衬砌、沟槽、整体道床施工,以及斜井、泄水洞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2014-10-25
-
隧道中心里程为DK705+231,其进口里程为DK704+797,出口里程为DK705+665,全长868m,设计为Ⅲ~Ⅴ级围岩,其中Ⅲ级围岩290m;Ⅳ级围岩410m;Ⅴ级围岩168m; 2014-10-25
-
属于武汉至xx客运专线铁路xx至xx段第Ⅱ标段(XX)第一设计单元内,包括隧道的洞口工程、掘进开挖、支护、仰拱及其填充、衬砌、水沟电缆槽等附属工程和临时工程。 2014-10-25
-
起点桩号为K76+589.47(K76+632.47),终点桩号为K76+806.53(K76+849.53),桥梁全长217.06(217.06)米,孔跨布置为(40+55+40)+3×25m,共分两联,交角110度。 201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