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施工中喷锚构筑法中常用的支护方式,表现为锚喷、网喷以及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红池隧道及转心湖隧道钢筋网施工。 2013-08-03
-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所有新建、在建、扩建或改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含连接线)的山岭隧道工程建设。 2013-08-03
-
边仰坡设计开挖坡率均为1:0.5,防护为C25喷射砼,厚度20cm。洞门设计为端墙式洞门。明洞采用60c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回填土石,表层采用粘土隔水,并植草种灌木绿化。 2013-08-03
-
前方27m隧道上方40m地表有两栋民房,其中一栋为砖混结构平方,另一栋为土坯房,均在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此段隧道穿越地层为岩溶发育段,粘土及碎石充填,地下水较发育 2013-08-03
-
两环之间搭接大度不小于3m,环向间距40cm,注浆采用水泥浆液,管棚打设并注浆完成后在管内灌入M10水泥砂浆,并保证密实,自检合格,报报监理工程师杜志民允许进行下一个工序。 2013-08-03
-
隧道左右洞纵坡均为1.5%的单向破,左右洞进口均处在半径为4650米平曲线上,无竖曲线。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 2013-08-03
-
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并与施工现场进行核对,对设计不恰当或不合实际之处,及早提出变更设计。 2013-08-03
-
经过现场的调查,发现渗漏水部位位于仰拱填充施工缝处、水沟边墙施工缝处、衬砌边墙及拱腰部位,根据现场渗漏情况及借鉴其它线经验,决定采用以引为主的方法处理渗漏水问题。 2013-08-03
-
拱部采用长度为4.0m,φ25mm中空注浆锚杆,纵环间距为1.0(纵)×1.0(环)m,墙部采用φ22mm砂浆锚杆长度4.0m,纵环间距为1.0(纵)×1.0(环)m,呈梅花型布置。 2013-08-03
-
隧道二次衬砌防排水作业,包括防水板、纵环向排水盲管及止水带和止水条的安装作业等,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2013-08-03
-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为新奥法施工,开挖方法为Ⅳ、Ⅴ级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Ⅳ、Ⅴ级围岩情况段施工采用台阶法,出渣采用挖掘机或侧卸式装载机扒渣汽车运输出渣。 2013-08-03
-
Ⅳa围岩无仰拱初支钢架,分别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厚度均为10cm,仰拱填充C20混凝土,主筋采用Φ18@400钢筋,纵向筋Φ10@250钢筋。 2013-08-03
-
出口里程为D3K28+412,在D3K28+415.35处与大连池双线大桥相连,隧道总长2447m。其中Ⅳ级复合550m;Ⅴ级复合420m;Ⅴ级抗震848m; 2013-08-03
-
左线ZK77+436~ZK77+650,长度214m,右线K77+449~K77+684,长度235m. 隧道内轮廓采用单心圆断面,其内轮廓宽10.25 m,高5 m。隧道为分离式,进出口洞门为端墙式。 2013-08-03
-
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制定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贯彻落实。每月发布质量简报,公布本标段工程质量情况,介绍经验,表彰先进,指出不足,鞭策落后 2013-08-03
-
重视洞口的稳定和排水,做好截水沟、边沟,经常检查洞顶边坡的稳定情况。加强洞口段的施工支护,监控量测,从施工技术措施方面确保洞口段的施工安全。 2013-08-03
-
DK646+135~DK648+700,其中Ⅱ级围岩60米,Ⅲ级围岩755米,Ⅳ级围岩1375米,Ⅴ级围岩375米。施工进度指标为Ⅱ级围岩160米/月,Ⅲ级围岩120米/月,Ⅳ级围岩80米/月,Ⅴ级围岩40米/月。 2013-08-03
-
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灰岩、板岩、断层角砾、粘性土夹褐煤,进口段为九龙池断层,出口端为弱至中等膨胀土,且夹褐煤层。隧道进口为端墙式洞门、出口为斜切式洞门。 2013-08-03
-
隧道5座(其中:分离式隧道2座,共计2687.1单洞米,连拱隧道3座,共计342米),桥梁6座(其中:大桥554.5m/3座,中桥247.4m/3座,地方改移桥67m/1座),路基262m 2013-08-03
-
根据施工过程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以地表沉降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隧道突变大断面施工过程的数学模型,寻找最优施工方法。 201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