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大型建筑中中央空调的运用越来越多,空调系统技术也愈趋成熟。中央空调系统从设计、施工到后期投入使用,冷凝水系统都是其极其重要的部分。设计阶段按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冷凝水系统的分区、走管、坡度等,施工阶段将施工图内容落实到实体工程上,实体完工后进入调试及试运营阶段,最后交付投用。冷凝水系统的调试步骤主要包含:冷凝水系统管网完工、施工检査冷凝水管坡度、冷凝水管网保温、冷凝水盘卫生清理、系统灌水试验。在试运营阶段可发现是否有存水溢水漏水现象以进一步检验冷凝水系统灌水试验效果,为系统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某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约10万㎡综合楼的中央空调冷凝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与其冷凝水系统相关的末端设备由23台组合式空调机组、26台新风机组、4台恒温恒湿机组以及1456台风机盘管组成。该项目空调机组基本为落地式安装,其冷凝水排入机组的基础围水堰内,不存在滴水漏水的情况,因此本文只探讨风机盘管的冷凝水系统,对应的冷凝水系统分区大大小小共计96个,选取5层北面的一个空调末端冷水系统,其典型冷凝水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冷凝水系统属于重力流系统,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系统分区具有共性,以该典型冷凝水系统左上分区进行灌水试验分析。 每一个风机盘管的凝水盘均为末端冷凝水的流动初始点,定义为0点,冷凝水将流向汇源M点,冷凝水流向图如图2所示。左上分区风机盘管共计26台即0点有26个,汇源M点1个。 2.2灌水试验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8.5.23条,冷凝水管道的设置应符合:凝水盘的泄水支管沿水流方向坡度不宜小于0.010;冷凝水干管坡度不宜小于0.005,不应小于0.003,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按上述规定设计,所有冷凝水都将由0点流向汇源M点。但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冷凝水管道的坡度不可避免地存在坡度偏差甚至出现倒坡等情况。因此,对冷凝水系统进行灌水试验是必要的,以提前检验冷凝水排水是否正常、凝水盘是否存水、管道是否堵塞。因凝水盘存水导致凝水盘底部结露,如图3所示。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种灌水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1):把全部26台风机盘管的排气阀拧开一个小开度,通过排气阀让风机盘管的冷水灌出到凝水盘内,灌水同时水直接排走。试验方案(2):先用小胶塞把凝水盘排水口堵上并把全部26台风机盘管的凝水盘灌满水,完成后逐台把小胶塞去掉排水。 试验方案(3):因每台风机盘管凝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都较大且为不小于0.010,该坡度在工程现场肉眼可观察出,如图4所示。据此不对每一台风机盘管的凝水盘都灌水,而只对主干管OBB'CDGIKLM和较长分支OFF'G、0HI进行灌水试验,此时只需对0B、OF、0H处的3台风机盘管的凝水盘灌水,灌水同时水直接排走。 对三种试验方案分析并将其优缺点汇总,详见表1。 结合该项目工期紧、人力物力少以及末端数量多的情况,采用方案(3)进行试验。把排气阀拧开一个小开度,让OB、OF、0H处3台风机盘管的冷水灌出到凝水盘内,灌水同时水直接排走。持续0.5h后,检查这3台风机盘管的凝水盘,未发现凝水盘存水或溢水现象,同时检查汇源M点排水连续流出,表明主干管OBB'CDGIKLM和较长分支0FF,G、0HI均为通路未堵塞且坡度正常。为进一步检验该方案的可靠性,对整个左上分区剩余23台风机盘管凝水盘检查,结果剩余所有凝水盘均为干燥状态,表明各个凝水盘之间不会窜水,所有冷凝水管支管均坡向主干管。 3工程检验 按照灌水试验方案(3)的方法,推广至整栋 楼1456台风机盘管、96个冷凝水系统分区进行灌水试验,共计6人耗时5天完成。整栋排查出7处风机盘管坡度不足、占比4.8%。,2处冷凝水主干管堵塞,占比2%。 楼层灌水试验完成后,进入空调试运营阶段。在运营的2个月期间,总共发现6处风机盘管凝水盘底部结露即凝水盘存水,另有2处凝水盘溢水即末端水盘堵塞,总计占比5.5%。 可见,按方案(3)进行灌水试验,不会出现大面积存水溢水漏水现象,能满足实际工程调试要求。 4结论 (1)实际工程的工期及人力物力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对M风机盘管进行灌水试验的方法对整个冷凝水系统检查。当工程要求运行期间不允许凝水盘存水时,则可进一步检查凝水盘的坡向。 (2)工期、人力物力紧张或末端设备较多时,可采用对主干管和较长分支进行灌水试验的方法,此方法虽不能全部避免存水溢水漏水现象,但能在满足工程调试要求下节省工期、减少人力物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