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区自西向东有S涌、Z涌、W涌、W涌、S涌、M涌、N涌、S涌、S涌、NG涌、XB涌河、NN等十二条河涌。其中较大的河涌有W涌和NG涌,它们都发源于北部**区的丘间洼地,向南汇入Z。在功能上既要承泄上游丘陵地区的洪水,又要排泄下游建成区的城市涝水,是**区排涝工程的重点。其余中小河涌基本上汇集本流域雨水进入Z。 W涌长24.3km,流经**区河段总长10.53km,其左支流3.80km,右支流3.75km,S铁路以南干流长3.08km。目前,左右支流亦分别按5年及20年一遇的农田排涝标准完成河涌整治工程。S铁路以南是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是**区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和商业区及主要行政单位均在此范围内。该流域范围内土地大部分规划为城建区。洪涝灾害是W涌下游的主要灾害,W涌下游现状河面宽度为25~45m,不能满足泄洪排涝要求。另外,集雨范围内的工厂污水和生活污水亦排入河涌,污水日排放量15000t/d,水质极差。 NG涌在**区内长度为7.10km,是十二条河涌中唯一没有挡潮闸的河涌,沿途有X涌、X河等支流汇入,河口汇入X江横滘。NG涌河道顺直,现状河面宽度为30~60m,S公路上游至狮山右岸已按设计标准治理,S公路下游两岸堤岸采用浆砌石护砌。 河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排涝标准低、河涌水质日趋恶化、河涌管理薄弱等。 1)排涝标准低:现河涌原设计标准大部分只有5~10年一遇,过流断面小,河涌护砌不完整,河道淤积严重,部分河涌被占压,严重影响了汛期排涝通畅,遇高潮暴雨时,极易积涝成灾。 2)防洪(潮)标准低:现状河涌出口Z堤岸顶高程不足3.2m(黄海高程),一般采用干砌石或浆砌石护砌,防洪(潮)标准仅为5~10年一遇。11条河涌挡潮闸总宽109m,一般为手动启闭混凝土闸门,其防洪(潮)标准低,设备陈旧,需要加固改造。 3)河涌水质环境日趋恶化:随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成区不断扩大,污水排放总量1998年已达到5558万吨,其中工业污水3288万吨,生活污水2270万吨。这些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涌,使河涌水质日趋恶化。目前水质污染较轻的河涌有XB涌河、NN和N涌,其它河涌中S涌、W涌、W涌、S涌、S涌、NG涌等污染较严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各河涌水体均为严重污染水体。 4)河涌管理薄弱:**区有主要河涌十二条,分散在约120km2范围内,目前专职管理人员仅三人。另外,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