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力学的电子计算机计算原理及程序设计》,仅供参考!
-
-
-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分设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防洪减灾对策、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7个课题,经过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近两年的紧张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8个专题报告,并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以下称《报告集》)共分9卷,汇集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
本书为《报告集》的第7卷,分5篇共计11章。本书在评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科学实验成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论证了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增加蓄水能力、削洪增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河川径流总量;减少土壤侵蚀及江河泥沙,保护与改善水质。
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在界定生态环境用水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了估算。本书还论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同类型区的主要技术措施。针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①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②改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综合治理效益;③在水土流失地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④在荒漠化地区,坚持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⑤高度重视植被建设,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草)”;⑥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落实拍卖“四荒”的有关政策;⑦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工程建设实效;⑧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扭转当前边治理、边破坏的严重现象;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满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需水要求。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和《报告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温家宝同志为《报告集》作序。
-
本书是由国际著名水文学家DavidR.Maidment主编的一部重要水文学工具书。全书总结了20世纪60-90年代初、特别是80-90年代初世界各地区、各气候类型下的水文问题,包括相关的水文理论、方法、技术与大量模拟模型和计算公式等,为近年来世界最权威的水文工具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29章。第一部分为水文循环,包括:水文、气候、降水、蒸发、入渗和土壤水运动、地下水流、雪与浮冰、河川径流、洪水径流、流量演算;第二部分为水文输送,包括:水质、侵蚀和输沙、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地表水污染物输送、非饱和带污染物输送、地下水污染物输送;第三部分为水文统计,包括:水文数据的统计处理、极值事件的频率分析、水文时间系列的分析和模拟、地质统计学;第四部分为水文技术,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计算机模型、水文计算的进展、遥感、水文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水文预报、水利用的水文设计、城市排水和防洪水文设计、地下水防污水文设计等.
本书可供广大水文、水利、地理、环境、农林牧业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及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
-
将现有水文预报方法分为过程驱动模型方法和数据驱动模型方法两大类. 过程驱动模型指以
水文学概念为基础,对径流的产流过程与河道演进过程进行模拟,从而进行流量过程预报的模型.
过程驱动模型近年在中长期预报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概念性流域降雨径流模型的结构进行改
进,以适应较大时间尺度预报的需要. 数据驱动模型则是基本不考虑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而以建
立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最优数学关系为目标的黑箱子方法. 数据驱动模型以回归模型最为常用,近
2010-12-09
-
通过对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现状、研究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
发展方向的评述, 指出中长期水文预报应充分考虑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
点, 利用非线性方法, 并通过多种方法的耦合来提高预报效果。认为预报应建立在坚实的物理
成因基础上, 并应进行中长期水文预报要素及其影响因子的系统监测。 2010-12-09
-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当前水文建模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 是解决流域水文、生态和环境问
题的有效的途径. 讨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结构、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关系、参数标定、应用
领域等问题, 指出分布式水文模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0-12-09
-
分析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 借助于GIS 技术讨论了下垫面特征空间变化的
表示方法及子流域划分技术. 在分析现有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水文
模型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通过归纳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水文学理论的若干进展,探讨了确定分
布式水文模型中汇流参数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原理. 最后指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值方法、测
雨雷达技术和水文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分布式水文模型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10-12-09
-
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 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主要用来模拟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机制。通过
建立土壤蓄水能力和地貌指数的关系来描述蓄水能力的空间分布。坡面流流向采用多向流法来决定。应用结果表
明, 该模型模拟流量过程的精度较高, 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TOPMODEL 基本相当; 而且模拟的土壤蓄水量的空间
分布也基本符合水文规律。 2010-12-09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概率水文预报,在于应用贝叶斯理论的优点:它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不确定性,
并以分布函数形式描述水文预报的不确定度。从而,能较好地满足优化决策的需要。 2010-12-09
-
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文系统理论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 它将集总的水文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GIS 平台, 结合
单元水文模拟, 拓展到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它既具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 同时又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
应能力强的优点。实例分析表明: 在黄河板桥流域, 通过考虑时变增益因子G 的空间变异性, 该模型吸纳了局部
高强度降水信息, 对分布式空间降水输入能够产生积极的响应, 获得了比集总模型更好的峰值模拟效果; 在华北潮
白河流域, 通过分析不同森林覆盖率下的G 值变化曲线, 初步揭示了潮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趋势,
即在相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G值呈减小趋势, 地表产流能力降低。 2010-12-09
-
三次供需平衡是现代水资源配置理论的核心, 在系列年水资源供需平衡中, 利用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工具
M IKE BA S IN , 建立在A rcV iew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各个水平年流域水资源系统网络模型, 及包括径流、蒸发、
需水及水源工程调度特征的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模拟运算得到各种情景下的水资源配置结果。利用云南省境内元
江- 红河流域的1956~ 2000 年系列径流、需水, 结合节水挖潜、污水处理回用及水源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分析得到
2000 年、2010 年、2020 年、2030 年4 个水平年的三次平衡结果。 2010-12-09
-
面向流域水资源管理, 提出了一个基于GIS/ RS 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 模型主要包括单元水文模型与河网
汇流模型两大部分。单元水文模型涉及到冠层截留、融雪、蒸散发、坡面流、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和地下水出流等水
文物理过程。产流计算考虑到地形坡度的影响采用基于地形指数的计算方法。汇流演算基于河网结构采用分段马
斯京根方法。模型的大部分参数与输入信息可以利用GIS 和RS 技术获取, 能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
改变, 做出快速的模拟与响应 2010-12-09
-
丹麦DHI公司开发的MIKE21数学模型属于平面二维表面流数学模型,可广泛地应用于潮汐、水流,风暴潮等二维水力学现象的研究;本文将MIKE21应用于阿深北高速公路兴建巴河大桥前后水位、流场变化情况的二维数值模拟中,以确定MIKE21模型在桥渡壅水计算中的适用性;经检验,计算成果令人满意,其精度可以满足预测要求 2010-12-09
-
-
本文分析研究了约束微分动态规划在确定来水条件下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为了找出一种易于实际应用于水库群优化调度的方案,本文提出了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联调水库不同时段的运行公式;当回归矩阵出现奇异时,引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加以克服。
-
本书阐述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水文信息采集,径流形成,产流汇流计算,水文预报,水文统计,设计径流与径流随机模拟,设计洪水,古洪水与可能最大洪水,水污染及水质模型等内容。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国家级重点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利工程和市政工程的技术人员参 2010-12-09
-
河道水文预报课件
摘要
研究对象:本章研究水文现象的客观规律,利用现时已经掌握的水文、气象资料,预报水文要素未来变化过程。
研究目的:在防汛工作中,及时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水能、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航运等工作中,都需要有水文预报作指导。
2010-12-09
-
本书论述了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十七章,包括水循环、水文测验、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与设计洪水、水文预报、水文模型、水质评价、水库兴利调节和防洪计算,以及水电站水能计算等内容。
本书为高等学校农田水和J工程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水利类专业师生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