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论文
  3. 内容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一、何谓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所谓“山洪”是指一种罕见强劲的洪水。大多发生在山区。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江河洪水一般都超过了多年平均洪水位,超过多年平均洪水流量,也超过河道安全泄量。山洪更具如下特点:暴雨强度特大、洪水峰流量特大、洪峰水位特高、洪流速度特快、摧毁力量特大,破坏力特大。山洪与大江大河洪水的区别:
1、一般洪水24小时降雨50毫米为暴雨,山洪暴雨24小时降雨200毫米以上,一般雨峰1小时降雨达100毫米以上;
2、一般洪水单位面积(每平方公里),洪峰流量1~2秒立米,而山洪的洪峰流量达11~17立米/秒;
3、一般洪水的洪峰水位超河底地面5~10米,而山洪的洪峰水位超地面10~30米;
4、一般洪水的流速2~3米/秒,而山洪的流速可达10~17米/秒。
总之,山洪是一种迅猛异常,破坏力极大的洪水。
二、何谓山洪暴雨
暴雨一般指势急量大的降雨。计算降雨强度的时间,一般用分、小时或日为单位。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统称为暴雨。其中又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称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100毫米称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200毫米称特大暴雨。
“山洪暴雨”是指强度特别大的暴雨。1小时降雨超50~100毫米。
“山洪临界暴雨”——导致发生山洪灾害的暴雨。
乡村小面积范围内,日降雨暴雨50~100毫米,若均匀降落,洪水较平缓,洪峰流量不大,流速不快,地表条件好,不一定形成山洪灾害;若一小时降雨50~100毫米,迅速形成坡面漫流和沟槽速流,洪峰流量大,流速快,刮削冲击力强,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崩垮泥石流等山洪灾害。因此,山洪的临界雨量主要看雨峰1小时的暴雨量是否超过50~100毫米,1~3小时暴雨量是否超过200毫米,但在植被破坏、秃山光坡1小时降20毫米,也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
三、暴雨形成条件
降雨时一般当微观条件如气层的凝结核、冰晶、水滴碰撞合并等条件均已具备,但暴雨主要是宏观条件和天气系统的作用。
(一)宏观条件:
1、充沛的水汽。降暴雨时对流层下部饱和比湿要大,饱和层要厚,还要求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在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后减弱成的热低压、沿着中低层辐合带或锋区移动传播的低涡、副热带高压边缘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强对流云团,容易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
2、强烈的上升运动。气流上升运动,使对流云发展形成降水。降暴雨时必须有不断的上升运动,使水汽凝结成云与降水;同时将水平输送来的水汽,不断向高空输送,使形成降水的过程能持续循环地进行。
3、有利的地形作用,由于地形抬升导致雨带集中在山脉迎风坡或平原水网地区、特殊海岸分布、喇叭形河口地带都可促成局地暴雨的形成。
(二)天气系统相互作用
暴雨是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产物。降持续性暴雨就要有稳定有利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如副热带高压、西风带长波槽脊位置、强度的稳定性;又要有天气尺度系统如气旋、锋面、低槽、低涡、切变线、台风等的活动。同时还要不断地有中尺度天气系统生成。暴雨在本质上是中尺度天气现象,在一些中尺度雨团、雨带、中低压、低空急流等中尺度天气系统中上升速度可达数米每秒或更大,它们在高温高湿、位势不稳定条件作用下,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山洪暴雨的特征
1、浓云和气温显著升高容易诱发山洪暴雨
临发生山洪暴雨时,乌云笼罩,天气闷热;当暴雨发生时,雨如瓢泼;若发生在白天,如临夜幕;若发生在深夜,则漆黑一团。当临降暴雨之前,身体感觉特别热,汗流浃背,扇风也不解热,特别注意将发生山洪。
2、高山迎风坡容易诱发山洪暴雨
高山地形是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由于地形抬升导致雨带集中在山脉迎风坡,云团遇山造成不稳定能量释放,因此,在山脉的迎风坡不仅暴雨频次增加,而且暴雨量也增大。有时候一次暴雨过程在山区造成的降雨量是平原地区的十几倍,甚至更大。而在背风坡显著减少。例如我国广西南部特大暴雨多出现在十万大山东南坡;广东特大暴雨则分布在南岭南麓;华北特大暴雨多出现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坡。居住在高山坡面和山脚或喇叭形河口地带的居民应特别注意防御山洪。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https://m.gc5.com/slgc/sllw/1017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