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其全生命周期产生的项目文件是工程建设、管理、运维及责任追溯的核心依据。2024 年 5 月,水利部发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SL/T 824-2024),并于 2024 年 8 月 6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等共同构建了新时代水利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本文结合最新规范要求,系统梳理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项目文件构成及归档管理要点,为参建单位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引。
一、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的核心原则与责任体系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贯穿项目前期、实施、竣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全过程,其核心要求与责任划分是规范实施的基础保障。
(一)核心管理原则
根据 SL/T 824-2024 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要求,项目档案管理需坚守 "五性" 原则:
(二)责任主体划分
项目法人对档案工作负总责,实行 "三统一" 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在签订合同中需明确参建单位的归档责任。各主体具体职责如下:
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项目文件构成与归档清单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前期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运行维护阶段,各阶段文件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
(一)前期阶段:决策与设计的基础凭证
前期阶段文件是工程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的原始依据,应在相关工作结束时完成归档,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文件类别 | 核心内容 | 保管期限 | 备注 |
---|---|---|---|
立项审批文件 |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 | 永久 | 含各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及附件 |
勘察测绘文件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地形测绘图、勘察成果评审意见 | 永久 | 需附勘察点位图及原始测试数据 |
设计文件 | 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技术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计算书 | 永久 | 含设计方案论证纪要及修改说明 |
前期管理文件 | 项目法人组建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协议 | 30 年 | 合同中需明确归档条款 |
(二)实施阶段:过程控制的关键记录
实施阶段是文件产生最密集的时期,需实行预立卷制度,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阶段归档,主要涵盖三类核心文件:
1. 施工文件
施工单位需按专业分类整理,包括:
2. 监理文件
监理单位需同步形成并整理,包括:
3. 设备采购文件
包括设备采购招标文件、采购合同、设备出厂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设备验收报告,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归档,保管期限为永久。
(三)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合格的法定依据
竣工验收阶段文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最终证明,需在各验收通过后及时归档,主要包括:
(四)运行维护阶段:长效管理的延续记录
运行维护阶段文件是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管理凭证,按年度或专项工作结束后归档,主要包括:
三、归档管理的关键流程与技术要求
规范的归档流程与技术标准是保障档案质量的核心,SL/T 824-2024 对此作出了系统性规定。
(一)归档审核与交接程序
项目文件需经过多层级审查,形成闭环管理:
(二)载体管理要求
1. 纸质文件
需使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图纸按 GB/T 10609.3 要求折叠,组卷遵循 DA/T 28 规范,案卷装订应整齐牢固,无金属物。
2. 电子文件
需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按要求组成多层级文件信息包,包含元数据(过程信息、版本信息等)。归档前需检测格式规范性、内容完整性,档案机构接收时需验证真实性与可用性,参照 GB/T 18894 标准执行。
3. 声像文件
数码照片按 DA/T 50 规范整理,录音录像按 DA/T 78 标准归档,均需标注核心要素,重要事件需形成完整的声像档案链。
(三)保管期限与移交要求
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 年、10 年三类,同一案卷内有不同期限文件的,从长确定保管期限。移交需满足:
四、规范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常见问题应对
(一)保障措施
(二)常见问题应对
结语
水利工程档案是工程的 "生命线",SL/T 824-2024 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进入标准化新阶段。各参建单位需以最新规范为遵循,压实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全生命周期文件的完整归档与安全利用。这不仅是通过档案专项验收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水利工程长期安全运行、传承水利建设经验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