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论文
  3. 内容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项目文件管理与归档资料清单

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其全生命周期产生的项目文件是工程建设、管理、运维及责任追溯的核心依据。2024 年 5 月,水利部发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SL/T 824-2024),并于 2024 年 8 月 6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等共同构建了新时代水利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本文结合最新规范要求,系统梳理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项目文件构成及归档管理要点,为参建单位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引。

一、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的核心原则与责任体系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贯穿项目前期、实施、竣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全过程,其核心要求与责任划分是规范实施的基础保障。

(一)核心管理原则

根据 SL/T 824-2024 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要求,项目档案管理需坚守 "五性" 原则:

  • 完整性:覆盖工程各阶段所有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包括文字、图表、音像、实物等多种载体;

  • 准确性:文件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签字盖章完备,与工程实体保持一致;

  • 系统性:按照工程形成规律和专业特征分类整理,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

  • 规范性:遵循统一的组卷、编目、装订标准,符合 GB/T 11822 等配套规范要求;

  • 安全性:建立专门档案库房,配备防火、防盗、防潮等设施,保障实体与信息安全。

(二)责任主体划分

项目法人对档案工作负总责,实行 "三统一" 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在签订合同中需明确参建单位的归档责任。各主体具体职责如下:

  • 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前期勘察设计文件、设计变更等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移交;

  • 施工单位:承担施工文件及竣工图的编制责任,确保竣工图修改规范、签章齐全;

  • 监理单位:负责监理文件的形成归档,对施工文件及竣工图履行审核签字手续;

  • 总承包单位:协调总承包范围内各分包单位的文件收集整理工作,履行汇总归档职责;

  • 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档案的接收、检验、保管与利用,建立档案管理台账。

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项目文件构成与归档清单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前期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运行维护阶段,各阶段文件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

(一)前期阶段:决策与设计的基础凭证

前期阶段文件是工程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的原始依据,应在相关工作结束时完成归档,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文件类别 核心内容 保管期限 备注
立项审批文件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 永久 含各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及附件
勘察测绘文件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地形测绘图、勘察成果评审意见 永久 需附勘察点位图及原始测试数据
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技术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计算书 永久 含设计方案论证纪要及修改说明
前期管理文件 项目法人组建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协议 30 年 合同中需明确归档条款

(二)实施阶段:过程控制的关键记录

实施阶段是文件产生最密集的时期,需实行预立卷制度,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阶段归档,主要涵盖三类核心文件:

1. 施工文件

施工单位需按专业分类整理,包括:

  • 施工准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技术交底记录、测量放线记录;

  • 过程控制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关键工序检验记录、质量评定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记录;

  • 物资管理文件:原材料检验报告、设备出厂合格证、构配件试验记录;

  • 变更与处理文件: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及验收记录。以上文件保管期限均为永久,其中隐蔽工程、关键节点工序还需配套照片、音视频等声像材料。

2. 监理文件

监理单位需同步形成并整理,包括:

  • 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

  • 进场材料设备审核记录、工序报验审核意见、监理通知单及回复;

  • 质量与安全事故处理监理报告、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监理文件在合同验收后归档,保管期限为 30 年。

3. 设备采购文件

包括设备采购招标文件、采购合同、设备出厂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设备验收报告,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归档,保管期限为永久。

(三)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合格的法定依据

竣工验收阶段文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最终证明,需在各验收通过后及时归档,主要包括:

  1. 验收管理文件:验收工作计划、验收组组成文件、验收会议纪要、验收鉴定书,保管期限为永久;

  2. 专项验收文件: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消防、档案等专项验收报告及批复,保管期限为永久;

  3. 竣工图文件:作为档案核心组成部分,需按单位工程或专业编制,包括:

    • 按原图施工无变动的,加盖竣工图章;

    • 一般性变更可在原图修改并注明依据;

    • 重大变更或图面修改超 1/3 的,需重新绘制并标注 "竣工阶段";

  4. 竣工决算文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资产移交清单,保管期限为永久;

  5. 声像与电子文件:工程重要节点、验收过程的照片、录像,需标注事由、时间、地点等信息,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

(四)运行维护阶段:长效管理的延续记录

运行维护阶段文件是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管理凭证,按年度或专项工作结束后归档,主要包括:

  • 运行监测文件:水位、流量、沉降等监测数据记录、设备运行日志;

  • 维护检修文件:设备检修方案、检修记录、备品备件更换记录;

  • 改造升级文件:技术改造方案、施工记录、验收报告;

  • 应急处置文件:应急预案、应急演练记录、事故处理报告。此类文件保管期限一般为 30 年,重大改造项目文件为永久。

三、归档管理的关键流程与技术要求

规范的归档流程与技术标准是保障档案质量的核心,SL/T 824-2024 对此作出了系统性规定。

(一)归档审核与交接程序

项目文件需经过多层级审查,形成闭环管理:

  1. 自查环节:形成单位对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自我核查;

  2. 初审环节:施工文件由监理单位审核,监理文件由项目法人工程管理部门审核;

  3. 终审环节:项目法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最终审查,对不合格文件提出整改要求;

  4. 交接手续:审核合格后编制案卷级目录,填写交接单,双方签字盖章确认。

(二)载体管理要求

1. 纸质文件

需使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图纸按 GB/T 10609.3 要求折叠,组卷遵循 DA/T 28 规范,案卷装订应整齐牢固,无金属物。

2. 电子文件

需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按要求组成多层级文件信息包,包含元数据(过程信息、版本信息等)。归档前需检测格式规范性、内容完整性,档案机构接收时需验证真实性与可用性,参照 GB/T 18894 标准执行。

3. 声像文件

数码照片按 DA/T 50 规范整理,录音录像按 DA/T 78 标准归档,均需标注核心要素,重要事件需形成完整的声像档案链。

(三)保管期限与移交要求

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 年、10 年三类,同一案卷内有不同期限文件的,从长确定保管期限。移交需满足:

  • 项目法人保存 1 套完整档案,运行管理单位保存相关管理部分档案;

  • 重要流域控制性工程、跨省级工程需向流域机构档案馆移交完整的前期文件、竣工图及验收档案;

  • 原件由产权单位保存,其他单位保存复制件并注明来源。

四、规范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常见问题应对

(一)保障措施

  1. 制度建设:项目法人应制定档案分类大纲、归档范围、整理细则等配套制度,明确操作标准;

  2. 过程管控:推行 "文件形成与工程进度同步、整理与验收同步、归档与移交同步" 的三同步机制;

  3. 人员保障: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标准化培训,熟悉 SL/T 824-2024 等最新规范;

  4. 技术支撑:建设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在线归档、查询与利用。

(二)常见问题应对

  • 竣工图编制不规范:施工单位需严格区分变更类型,重大变更必须重绘,监理单位需履行确认手续;

  • 声像文件缺失:参建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对隐蔽工程、事故处理等关键场景全程记录;

  • 电子文件失效: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格式转换和可读性检测,采用异地备份保障安全;

  • 交接手续不全:严格执行交接单制度,确保目录与实物核对一致,避免责任不清。

结语

水利工程档案是工程的 "生命线",SL/T 824-2024 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进入标准化新阶段。各参建单位需以最新规范为遵循,压实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全生命周期文件的完整归档与安全利用。这不仅是通过档案专项验收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水利工程长期安全运行、传承水利建设经验的重要支撑。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项目文件管理与归档资料清单
https://m.gc5.com/slgc/sllw/1046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