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管理方式盛行起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保证它的整体性能。 2013-11-03
-
水利工程工期长、投资大、工序多、施工条件复杂,很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总工期的控制极为重要。本文从水利工程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保证施工进度的控制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案。 2013-11-03
-
结合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继电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当前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2013-11-03
-
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给出5条有效建议,同时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上至领导,下至个人,都应当将安全生产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部分来对待。 2013-11-03
-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自古以来都拥有着较为优秀的成果,而这也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也面对着诸多的新问题,因此相关的基本原则需要加以重视。 2013-11-03
-
针对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和温控养护的必要性,在简单介绍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技术指标要求和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的冻胀因素、施工因素等破坏机理的基础上 2013-11-03
-
本文主要就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作用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希望可以提供给同行朋友参考。 2013-11-03
-
水利工程造价是衡量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何能有效精确的控制工程造价就成为能否保证工程优质竣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工程的深度,施工阶段中合理投资控制,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造价的几种途径。 2013-11-03
-
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它具有反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护、防渗等功能,被广泛用于水利工程中,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 2013-11-03
-
我县水利工程建设从建立“五个体系”人手.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一是工作责任体系。落实各级主管领导的责任.特别是强化项目法人的责任.建立起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体系 二是质量管理体系。 2013-11-03
-
水利工程具有调节水资源、防洪防涝、提供能源等重要功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2013-11-03
-
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必要条件是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特剐是在重视建设管理的同时重视运行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是主义发展的产物,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适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措施之一。 2013-11-03
-
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堤防质量、砂土液化、渗透破坏、沉降稳定、岸坡稳定等地质问题严重,通过对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及评价,为设计部门提供了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解决了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 2013-11-03
-
本文以前人工作成果为依据,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多年的数据积累,从整个淮河流域阐述了区内地氟病的分布状况、氟化物在平原区松散层不同层位地下水中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 2013-11-03
-
XX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作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尤其在洪水预警报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和水文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3-11-03
-
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其弹模小,与周围变形能够较好协调,在许多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但由于工作条件较为复杂,其适应性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评价体系及方法。 2013-11-03
-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论文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遥感、虚拟现实、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应用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013-11-03
-
绿色设计就是生态设计或者环境设计,而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征迁移民占地较多,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资源时空重新分配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013-11-03
-
全县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要有效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各涉农部门投入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应该进行资金整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探索水利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新模式.充分认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2013-11-03
-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普查对象和指标的编码对于普查工作非常重要,编码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论文对水利普查编码任务、目的,编码方案,以及普查对象、指标编码进行了初步探索。 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