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2013-03-01
-
土体、岩本土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多发生在坡度25°~50°的斜坡上。 2013-03-01
-
山洪的突发性强,时空的不确定性大,成灾影响因素多,工程治理投入大,短期内难以完全根治。因此,目前山洪灾害的防御必先采用躲灾、避灾方法。 2013-03-01
-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2013-03-01
-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2013-03-01
-
防汛抢险按工程类别分为堤防抢险、坝岸抢险、涵闸及穿堤建筑物抢险;按出险性质又分为漫溢、管涌、渗水,塌坍、墩蛰、裂缝、闸门滑动等。 2013-03-01
-
在抗洪抢险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决策到每一个重大行动的部署和实施;从汛情预测到查险排险;从危堤抢险到分蓄洪调度,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被应用 2013-03-01
-
要冷静沉着、果断应对,在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鸣锣、打电话、广播等预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及时拨打镇政府值班电话或镇领导班子成员电话寻求帮助 2013-03-01
-
防汛是人们同灾害性洪水作斗争的一项社会工作。由于洪水危害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国家历来都把防汛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件大事 2013-03-01
-
本文通过对植物的干旱类型、旱害机理、抗旱类型和特征以及在干旱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上的变化进行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选育植物抗逆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旨在促进植物抗旱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3-03-01
-
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013-03-01
-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多轮强对流天气过程,并引发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陷、泥石流、龙卷风等次生、衍生灾害。造成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2013-03-01
-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2013-03-01
-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2013-03-01
-
昨日发布消息,今年成都市对《成都市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与往年划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应急响应不同的是,今年在《预案》中将“城市洪涝”进行了专节表述,并首次明确提出应对“城市内涝”的五级应急响应举措 2013-03-01
-
利用市水务局、东莞三防等公众网,结合“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及其他防灾减灾活动,派发宣传小册子《全员防御常备不懈》、《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等,适时对市民进行防汛防旱防风的知识宣传 2013-03-01
-
填土夯实:向跌窝内填土,分层夯实,直到填满跌窝。填筑所用土料,如跌窝在堤顶或临水坡,宜用透水性小于原堤坝的土料;如位于背水坡,宜用透水性不小于原堤坝的土料 2013-03-01
-
险情:高水位时风大浪高,堤(坝)迎水坡受风浪冲击,连续淘刷,侵蚀堤身,严重时有决口危险 2013-03-01
-
险情:管涌俗称翻沙鼓水。一般发生在背水堤脚、附近洼地或坑塘里,地面上或坑塘中冒水、冒沙、冒沙处形成沙环,有的地方出现单个或数个,甚至成管涌群。 2013-03-01
-
险情:堤顶或堤坡发生裂缝,与堤身垂直的叫横缝,与堤身平行的纵缝。横缝易形成渗水通道,险情较严重,应及时加以处理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