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土地整理
  3. 内容

某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初步设计79p

  • 资料大小:73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3-05 15:58
  • 发布作者:嵬嵬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灌区位于安徽省***、泾县境内,是***主要的水利工程设施。灌区始建于1951年冬,1956年基本建成,为无坝引青弋江水的中型自流灌溉工程。引水渠首设在泾县昌桥乡柏山村,设计引水流量18.6m3/s,设计灌溉面积14.5万亩。灌区有各级渠道1155条、长530km,各类渠系建筑物4000余处。 1.2水文气象 ***灌区位于***东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区气候。灌区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5.8℃,一月平均气温最冷气温-3.1℃,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3℃,大于或等于摄氏零度的以上积温5742.4℃,年平均日照193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30-240天,年平均降雨量1402.6mm,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中汛期(5~9月)降雨约占全年的60%,最大日降雨量264.2mm,十年一遇最大三日降雨量达254mm,由于年内年际的降雨量分配极不均匀,导致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 受地理位置、季风、环境、地形差别的相互影响,形成了灌区“春雨连绵、夏雨集中、秋雨偏少、冬季干冷、易旱易涝”的水文气象特点。 1.3工程地质 工程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及支流两侧冲洪积平原上,为河流与阶地之间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表第四系分布广泛,未见基岩出露。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构造变动以印支运动为主,古生界至中三迭统一起卷入褶皱,主要为过渡型褶皱。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区内未见深大断裂。 工程区内地表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某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初步设计79p
https://m.gc5.com/slgc/tudi/1043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