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土地整理
  3. 内容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34p

  • 资料大小:3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3-06 16:04
  • 发布作者:嵬嵬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建国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县已发展水地有效面积30.27万亩,保灌面积22.94万亩。全县总耕地面积226.06万亩,其中,粮播面积193.15万亩。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 283354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82661万元,粮食总产量22774万kg,其中水地总产量11272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2351元。灌区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胡麻、洋芋等农作物为主,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概为8.2:1.8。 会宁县境内现有国道3条,省道1条,县乡公路22条,专用公路1条。出境与毗邻7县1区有直通公路,境内形成连接全县全部乡镇与大多数村社的公路网。 3、自然灾害情况 会宁县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带的西北边缘部,气候干燥、降水少,且降水年变率极大。多年平均降水373.8mm,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之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旱灾和洪涝灾害,一年之内往往是旱、涝频繁、交替发生,尤以干旱危害最为严重。据统计,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55年中,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38年,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次,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几乎连年干旱。 4、农业生产现状 会宁县是甘肃省中部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是基本县情,农业基础落后,靠天吃饭,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难。全县共有耕地226.06万亩,其中,水地保灌面积22.94万亩,平均亩产426.6kg。其余旱山塬区产量很低,遇旱减产甚至绝收。县域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洋芋、胡麻为主。以2009年为例,农作物播种面积193.15万亩;粮食作物157.55万亩,其中:夏粮52.79万亩,秋粮123.1万亩;经济作物34.6万亩,其他作物(青饲料)0.97万亩。 总的来看,会宁县农业经济的有利条件是:农业历史悠久,土地潜力大,日照时间长,劳力资源充裕,交通方便,农田基本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其不利条件是:水资源十分贫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土地贫瘠,水利设施不足,自然灾害较多,尤其是干旱灾害严重,大旱之年,不但农业大幅减产绝收,而且人畜饮水也相当困难,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34p
https://m.gc5.com/slgc/tudi/1043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