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土地整理
  3. 内容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102p

  • 资料大小:50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08-27 15:34
  • 发布作者:萨萨丁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2、地形地貌 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河流侵蚀阶地地貌。勘察区内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在中部形成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脊”,该处为潜溪河二级阶地。勘察区内最高点位于中部“脊”上,最高点高程687.65m,最低点位于东侧斜坡坡脚,为潜溪河一级阶地,最低点高程643.06m,相对高差为44.59m,斜坡区地形坡度一般为30°,局部陡坎近于直立。 1.3、气象、水文 朝天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处于山地和盆地交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湿度大,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大等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6.6℃,12 月至次年2 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温度-8~-10℃,6~9 月为高温季节,最高温度38~41℃;据朝天区气象资料,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60mm,降雨分布不均,多集中于7~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最大年降水量1518mm,最小年降水量58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占全年的59.88%,多年平均无霜期263 天;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并兼受嘉陵江河谷风向的影响,测区最大风速28.7m/s,基本风压0.35kN/m2(n=100)。潜溪河为场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是嘉陵江左岸次级支流,该河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全长54.30km,流域面积330km2,平均比降12‰;朝天区境内长约31.80km,集雨面积218km2,平均比降5.4‰。该河具有山区雨洪型河流的特点,属陡涨陡落型洪水,洪水历时较短,一般为单峰型洪水,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与暴雨时间同步,多为7~9 月,6、8 月次之,5 月偶有发生,年最大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潜溪河本次勘察期间,测其水位为637.18m,水深约2~3m,宽约为30m,流量约为60m3/s。据当地居民介绍,潜溪河2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为640.80m,低于本次设计开挖底标高641.721m~643.376m,因此对场区影响小,因此,拟建场地水文条件简单。 1.4、地质构造及地震 XXXXXXXXXXXXXXXX以北为摩天岭—米苍山东西向构造带,属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南缘的组成部分,南为四川盆地边缘弧形构造带(华夏式),二者之间为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所隔断(华夏系)。勘察区岩层单斜产出,无断层通过,岩层产状为310~350°∠25~35°。场地岩体内发育两组构造裂隙: ①产状290~310°∠65°,裂隙间距0.5~1.2m,平均间距0.85m,局部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②产状200~225°∠78°,裂隙间距0.4~1.5m,平均间距0.9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1.5,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图A1 及图B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附录A 的划分标准,该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表4.1.1、表4.1.6 综合判定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地段,属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0.40。 1.5、地层岩性 勘察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中上统岩层)。 (1)冲洪积层(Q4al+pl)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本次钻探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分布连续稳定,厚度一般为较大。粉质粘土:黄色,灰褐色,稍密,稍湿,呈可塑状,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一般孔底约2~3m 内含约20%~35%卵石,粒径20~200mm。含砾粉质粘土:黄色,灰褐色,中密,稍湿,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无,约喊30%~40%的砾石,粒径2~20mm。 (2)志留系中上统岩层(S2+3) 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部分直接出露于地表,大局部下伏于冲洪积层之下。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岩性为页岩,揭露厚度大。页岩:灰绿色,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页理发育,钙、泥质胶结, 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薄层生物碎屑灰岩,强度较高。风化带特征:该层在大部分钻孔中均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厚度月2~3 米,强风化带内岩体较破碎,网状裂隙发育,岩体多呈碎块状、短柱状,用手捏易碎育,强度低。中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强度较高,岩心呈块状、柱状。 1.6、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域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冲洪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区内冲洪积层局部厚度较大,通过土层的孔隙汇集地下水,该类地下水的汇水面积小,补给条件差,其富水性与降雨密切相关。该类水在雨季形成短暂的含水层,然后向低洼处排泄,局部地段形成上层滞水,部分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水量不稳定,枯雨季水量及地下水的埋深相差较大。 (2)基岩裂隙水 该类水主要赋存于页岩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主要受降雨或潜溪河的补给。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岩性以页岩为主,揭露的强风化层网状风化裂隙发育不明显,页岩岩心完整,揭露岩心上的构造裂隙均闭合,由于裂隙贯通性差,补给条件差,地下水活动迹象不明显。根据本次勘察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成果资料显示,钻孔内均无地下水或地下水水位接近孔底。 综上所述,勘察区在勘探深度内地下水整体较贫乏。 1.7、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经调查,设计开挖区发育有一小型土质崩塌带,分布于ZK28、ZK33、ZK39外侧边坡一带,顺坡长约120m,高8~18 米不等,面积约1500m2,危岩体体积约为300m3,物质主要为含砾粉质粘土,主要为边坡过高导致局部临空而诱发,该崩塌带整体稳定,仅局部欠稳定。由于崩塌体位于开挖区,场平后将不复存在,加之方量较小,因此对本次开挖平场工程影响小。 场区内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危岩、活动性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无地下洞室、地下构筑物。在自然状态下场地整体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局部边坡地段覆盖层较薄,开挖时如果不按规范施工,可能诱发边坡滑塌失稳,从而诱发地质灾害。 1.8、人类工程活动 项目区域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附近居民修建住房,以及开垦土地,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均很小。 第二节 工程特点 工期紧,任务量大。本标段土石方工程量约77万 m3,工期90日历天;地形不规整,地势较大,影响钻爆效率;与本标段相接,钻爆、运输干扰大,特别是运输道路受到车辆多限制,容易造成赌塞现象,影响运输效率。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102p
https://m.gc5.com/slgc/tudi/1081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