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都市社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分析

      摘 要: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应该使都市社会化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并且使城市真正地变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栖息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改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一名词不再是单纯的绿化和构筑物,而是为周围享用该区域的人群营造舒适的环境。不再单纯追求建筑与景观本身的品质,更是迫切寻求回归的文化感受以及和谐交流的环境。因此,都市社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就进入到一个新的人性化的活跃阶段。 

  关键词:都市社区;景观;华侨园;人性化;民俗 

  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如今的景观的范围很广泛,既涉及到环境,又涉及到建筑的空间感受以及该区域所体现的文化气息。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实物,更是一种想象和精神内涵的提升。结合“龙岩印象”―福建龙岩市华侨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细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社区景观设计要素和原则进行概述。 

  1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要素。人们在使用的社区花园仅仅是满足了低水平的绿化设计,只是绿色的树和草地等等。而现代居住环境的绿化则显示为下面几个发展方向: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搭配,平面颜色变化的花卉组合,标志性植物的种植以及参与性与教育性并行的植物开发等。与此同时,更加注重适地适树,将具有区域特点的植物种类作为绿化基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中,经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到当地院落附近具有明显福建代表的果树,例如枇杷树、香蕉树、木瓜树等。还有茂密的榕树和杜鹃花等。这些标志性植物种类即是体现了龙岩的植物风貌。也是方案设计中的植物重点。 

  2 水 

  充分利用水的特点,例如水的流动性,改变性、穿透性和易蒸发性。在相对完美功能的一个大的社区,绿色设计加入水的设计至关重要,动静互补,其匹配元素也是层次丰富,如水、老树、亭子、岩石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在设计中,我们也会设计其他元素:比如路堤的设计,水池底部的设计,桥的设计也必须考虑。与此同时通过水的宽或窄,还有形态的改变以及现代自动化技术测量去控制水流的速度。快速、慢速、流体、静水,形成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很好地平衡自然和人造的水景。通过灯光、基座、栏杆和其它装饰物的补充,营造舒适的环境。 

  3 建筑 

  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同样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建筑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之间或围合或开放所营造出的空间感受。这样的景观建筑对浏览者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体验。 

  在了解了一些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之后,结合“龙岩印象”方案中的设计理念阐述都市社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4 空间概念 

  不同的都市社区设计风格产生不同的景观构造。比如,适合于现代社区景观园艺的现代风格,本地风格的社区更适用于本地的特色和历史语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调研初期,了解到当地最具有特色的也是居民最希望的空间形式就是旧时的中山街。繁华的景象、异国风情的骑楼。前店后院就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空间形式。 

  区域中心的街道式空间序列,展现中山街风情。两侧是以围合和半围合院落组成的乡土建筑的空间序列,展现当地的乡土和华侨民居风格。加以鼓楼广场的连接和贯穿,形成地域风格浓厚的商业文化区。同时,景观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开放程度进行空间的组织。在整体方案中,既有中部的开放空间又有以院落为代表的私密性空间,彼此贯通并有所分离。 

  5 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是对于环境设计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大多数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年代、尺寸、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绿色空间的存在也许是与居住环境一样久。以人为本的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绿色景观设计和环境功能是要改进生活环境,以至于达到最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人的功能使用意愿和活动交流空间形式是该方案设计的重点。 

  新建商业文化区不仅要满足其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与周围区民生活的融合。方案以游览者的观赏体验为基础,以不同的景观建筑所营造的空间环境为设计特色。打造地域气息浓厚的乡土空间序列。设计方法上有:(1)导向性:以空间处理手法引导人们行动的方向性。(2)视线的聚焦:在空间设计中,利用视线聚焦的规律,有意识地将人的视线引向主题。(3)本地特色的体现。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大的领土,所以地理位置,气候,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都是不同的。在都市社区景观计划和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本地自然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地貌的区域特色,创造一个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龙岩印象・华侨记忆”的设计理念就是展示龙岩乡土文化景观以及展现华侨文化。充分将民风民俗以及特产品的交流融入到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华侨建筑以及土楼建筑中去,将商业、文化、体验结合为一体。重拾当地民俗活动,共同体验最原生态的文化。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都市社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分析
https://m.gc5.com/ylgc/ghsj/1034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