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实习报告
  3. 内容

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 资料大小: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6-15 17:52
  • 发布作者:摸一把猫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实习内容: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北京西北郊的5座大型皇家园林即所谓“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颐和园的整个水系和北京城的其他水系是紧密相连的,昆明湖的水通过万泉河和圆明园福海分别与玉渊潭和积水潭交汇,并通过北海,护城河,通惠河贯穿京城东西。 颐和园中,用西堤及其支堤将浩渺的昆明湖分为三个水域。泡子宽五六百米,各一个大岛作为内聚景域的中心,一如清秀的江南水乡。昆明湖西北端收束为河道,绕颈万寿山的西侧而毗连于后溪河,南端收束于秀逸桥而毗连长河。大湖中的南湖岛通过十七孔长桥毗连于湖东岸。昆明湖的西北有另外一片网状水域,在万寿山西侧,以西堤北端及长岛小西泠穿插形成港岔胡波纵横的水域网水带。这片水域两桶这昆明湖与后溪河。后溪河是绕万寿山后侧人工开挖的一条小河,挖河土方堆筑于后溪河北岸形成土山,将靠近河岸的宫墙以藏起来,以连结山水环境的天然之趣。随着时间和环境的转变大都两条供水线,汇成一条以玉泉山水为主要水源的供水线。当时全般颐和园的用水包括山上均取自昆明湖的湖水,经过简单措置惩罚而施用。在昆明湖东堤的北端建三孔水闸,二龙闸,控制昆明湖东流泄的水量。现在我们沿湖走去,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闸口,一个已经废弃的石门,昆明湖的水顺着石缝慢慢的流了出来。  作为颐和园主要用水位流量情况况分为生活和养护用水,听说在前期主要是生活用水,当京密引水渠于60年代开通后,阻挡了玉泉山这股水流入昆明湖,随后变形成了利用现代化提水装备,来进行全般湖的水循环。在驳岸上看见的铁管子就是由此,昆明湖的水通过九间房的泵房,被一直打到智慧海东侧的大水塔里,然后通过地下管道在分散到各个用水点。  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东宫门前的月牙河,形式像护城河,与颐和园内的水系相连通,它解决了前广场的排水问题。东堤为二龙闸,与园外相连口,东侧是主要的出水口。进入颐和园。 来到玉澜堂,玉澜堂有两处排水井,排水井上边有石盖,起到了过滤杂物垃圾的作用。建筑侧面也有铜钱形状的排水孔,是建筑内部向外部排水的通道,墙体角落也有排水孔,因为院落是沿中轴对称布置的,地面以中轴为地势最高处,采用两坡面三坡向的地形进行排水,水流会顺着地面的高差,流入排水孔,最终流入昆明湖中。另外玉澜堂内还有种植池,部分雨水也可流入种植池内。 穿过邀月门。行至长廊,南侧是昆明湖,北侧是葫芦河,葫芦河北侧是著名的万寿山,万寿山前山以地面排水为主,沟渠和管道排水为辅,形成一挡一分一蓄的形式。前山有许多山石,阻隔了地表径流的流速。在山路边缘位置有护土筋,一般沿山路两侧坡度较大或边沟沟底纵坡较陡的地段敷设,用砖或其他块材成行埋置土中,使之露出地面3~5米,是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表土壤的措施。我觉得这个做得很好,不仅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散落路边的石头还可以成为游客休息的座椅,不仅美观且有实用性。从山上流下的污水会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垃圾,如果直接排进昆明湖中,昆明湖的湖面比较大,这样就很难清理,所以此时葫芦河就成为天然的屏障,因为葫芦河比较小,比较便于清理,山上流下的污水会首先在这里沉淀,然后沉淀过后的水才由葫芦河流入昆明湖中,大大减少了昆明湖出水口阻塞的危险,也减少了昆明湖中的泥沙淤积量。这样清理工作只需在葫芦河进行,工作量会减少很多,在保证工程方面功能性的同时,这条位于山前的配上造型俊朗的拱桥的河道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条“水廊”,与其南侧大名鼎鼎的“旱廊”——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https://m.gc5.com/ylgc/sxbg/1066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