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勘察设计报告
  3. 内容

某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34p

  • 资料大小:55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6-21 17:07
  • 发布作者:摸一把猫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区内地形以中高山为主,岩溶微地貌及剥蚀地貌均较发育,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 一、区域含水层岩组的富水性 区域内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 碳酸盐岩主要包括石炭系灰岩、二叠系中统栖霞组、茅口组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的含燧石灰岩以及三叠系下统、中统的灰岩等。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地下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 碎屑岩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包括二叠系下统中的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中的粘土岩、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砂泥岩、三叠系中统的泥页岩、钙质页岩。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较大,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 区域内龙潭组煤层和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有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从而威胁到煤层的开采。 二、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地表水补给为辅。在非可溶岩分布区,部份降水沿地面的孔隙及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在可溶岩分部区,大气降水多沿落水洞、漏斗等岩溶负地形集中渗入式补给地下。补给强度随降雨时间、强度及岩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补给量亦大,可溶岩分布区补给强度大于非可溶岩分布区。 地下水的迳流排泄在可溶岩地层中,以管道流为主,脉状流为辅,大部份沿地下溶洞、暗河经长途迳流,最后以溶蚀泉形式排泄于河谷中;在非可溶岩地层中,以隙流为主,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经短距离迳流在地形适宜处排出地表,为近源排泄。 三、地下水动态 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5~10月为最高值,10~12月份进入贫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第二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某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34p
https://m.gc5.com/ytgc/baogao/1066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