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二)地形地貌 大湾煤矿范围地形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两侧形成高山,中间为河谷,地形坡度10-50°,局部地段达60°以上。 最高点二塘山(海拔高程2031.6m);最低点为大湾河谷(海拔高程1790左右m),相对高差241.6m,槽谷较平坦宽缓,地势高处有陡崖,总体地形切割较大。 矿区属高原中山地貌,区域内地貌类型主要有谷地、山原丘陵和山地三种地貌类型,山坡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砂岩及碎屑岩,总体呈条带展布,冲沟发育,因岩层产状较缓,各岩组分带不明显,地形切割较大,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山麓由残坡积物堆积而成平缓略倾斜的坡积地貌,山脚由河流冲积物形成了河床浅滩等局部平缓地貌。在砂岩与碎屑岩接触地段,常因差异风化面形成陡崖。 受构造、岩性或侵蚀因素的影响,砂页岩侵蚀山地发育,玄武岩往往形成锥状山地,相对高差300—1100m,其间易产生的地质灾害有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尤以水土流失为突出,地表植被稀疏,斜坡、缓坡台地槽谷中多开垦种植,均为旱地。 (三)气象、水文 矿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据水城气象站统计,水城地区的无霜期平均为220天,年平均气温为12.2℃,最高气温集中在七月,平均为19.6℃,极度高温可达29℃。最低气温为1月份,平均2.9℃,其极端值于1977年2月9日达-11.7℃。 40年平均降雨量1234.7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551.8毫米,最低年降雨量844.8毫米,降雨多集中在5—9月,降雨量为938.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7.3%,其中6月份尤为偏高,可占全年雨量的20%,最大极端值达到75.5㎜/d,10月至次年4降雨量为27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2.7%。年最多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25%,平均风速2.2米/秒。区内还有春旱、冰雹、倒春寒、秋风、霜冻、凝冻等灾害性气候,高原气候特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