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地质特征及选取原因 1、地质特征 项目区起于XX山脉西侧,山系多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地貌类型总体属于长期风化剥蚀丘陵地貌区。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海拔标高介于130~500m之间。线路沿线主要分布岩浆岩。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及燕山期岩浆岩。 第四系地层较发育,广泛分布于全标段。主要发育河谷冲积平原、阶地,为沿河流谷地和盆地分布的冲洪积粉砂、砂、粉砂质粘土、卵砾石、漂石层等。山间或丘间谷地、山前坡地,台地分布有坡残积含砂砾粘土和粉质粘土、角砾土和碎石土。分布不均匀,一般厚度2m~10m不等。属I级松土~3级硬土。 2、选取原因 2.1根据本项目两阶段设计图纸地质情况,大部分桩基属于嵌岩桩,需深入中风化花岗岩,使用冲击式钻机在该地层中施工工效极低,直接影响关键线路工期。且部分桩基施工范围狭小,若采用钻孔桩需配备泥浆池,安放钻机等占用场地较大。根据XX公司多年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取得的经验(最大孔深40m、最大孔径2.2m),故在本工程中部门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方式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 2.2本项目桥台桩位及部分桩位处于半山腰,无地表渗水,部分桩基原地面标高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0m左右。如采用钻孔桩施工,施工场地面积要求严格,同排桩基按照实际需要宽8m,长34m计算,坡比按照1:1.5放样,则部分桩位需开挖5000m3 -7000m3 土方,施工难度较大。考虑该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在人工挖孔时通过采用桩孔钢筋混凝土护壁,配备稍大于渗水量的抽水机,就能有效保证人工挖孔的顺利实施。 2.3在人工挖孔时,通过制定详尽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对挖孔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能将人工挖孔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2.4人工挖孔桩在全、强风化层中每天能完成1.2m,在中、微风化花岗岩中,以钻爆方式开挖每天能完成1.2m以上。本标段桩长平均深度以25m计算,大约15天就能完成桩基挖孔,人工挖孔比冲击钻效率较高,不仅能保证关键线路工期,还能为下道工序腾出充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