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地基与基础工程
  3. 内容

建筑工程地基及基础常见设计工艺介绍 46P

  • 资料大小:1.98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20-06-13 15:18
  • 发布作者:pianpian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建筑工程地基及基础常见设计工艺介绍 46P
介绍: 筏形基础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类型。平板式筏形基础即一块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梁板式筏形基础是在筏形基础底板上沿柱轴纵横向设置基础梁,即形成梁板式筏形基础 。 梁板式筏形基础可分为:单向肋筏形基础:仅在一个方向的柱下布置肋梁;双向肋筏形基础: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柱下都布置肋梁。双向肋筏形基础可分为:主次肋筏形基础、双主肋筏形基础 。 筏板厚度应根据抗冲切、抗剪切要求确定。1.一般不小于柱网较大跨度的1/20,并不得小于200mm。2.可根据楼层层数,按每层50mm确定。3.对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应小于1/14,且板厚不应小于400mm。4.对于高层建筑的筏基,可采用厚筏板,厚度可取1~3m。 筏基的配筋应根据内力计算结果确定。1.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2.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一般不小于l2mm,间距100~200mm。3.除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1/2~1/3贯通全跨,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5%;跨中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 筏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底层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工程地基及基础常见设计工艺介绍 46P
https://m.gc5.com/ytgc/djjc/1108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