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钻孔 1.钻孔前,场地平整,清除杂物,由测量班放好桩中心,并放出四个护桩。 2.仔细校核一下桩中心位置,确保正确,并检查护桩是否松动,若对此有怀疑,请测量班复核。 3.开挖时,应先根据桩位中心点在地面上划出图纸设计的桩截面形状,并加大到保证支护厚度的尺寸图形,本合同段均为圆柱桩,开挖时应先以桩位中心为圆心,直径为50cm的圆面积保留下来,将孔深下挖至50cm以下时,检查桩孔各部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挖掉中心桩,继续下挖。 4.护壁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以保证地面滚落物不至掉入孔中。 5.当地质较差时,必须设置钢护筒,高出地面30cm。 6.为方便控制孔位,可制作一简单圆木架,附上刻度尺,在其中心打一小孔φ≤3mm木架直径等于护壁外径,先放上木架在护壁上拉线,使其交点与木架孔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并在护壁上做好记号,以方便下次使用,然后将其固牢(可在护壁砼中预埋钢筋或小螺栓来固定)拿一垂球孔心下至孔底高30cm时,确定垂球不再摆动时,迅速放松垂球使其在孔内冲击出一小孔,然后用钢尺测孔心至各周边的距离,保证孔心位置正确,并经常检查。 7.钻孔遇地下水时,观察土质情况,若土质较好而且水量不大时,可提高支护强度,继续下挖,并及时处理积水,若遇流沙土质或其他极易塌方的土质,即使水量不大,也应停止钻孔,以防塌孔。首先调整好泥浆比重,待泥浆性能达到规范要求且能充分护壁后,方可钻进。 8.钻至孔底标高时,用探孔器探测孔底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浮碴判断与设计是否相符。 9.钻孔时还应注意不同地层情况作详细记录,并与设计图对照,不符时及时向监理单位反映。 二、钢筋的加工与制作 1.钢筋按设计要求下料,并应考虑钢筋综合利用,防止出现太长的废料。 2.钢筋加工时,主筋与箍筋焊接要对称地焊接起来,防止焊接过程中箍筋变形引起的主筋弯曲。 11.加强箍筋制作时应设一工作平台,φ22钢筋焊接在铁板上焊一箍筋直径大小的周围,在圆圈外焊两根卡筋,卡住钢筋在平台上弯制成形焊接。 10.钢筋接头处钢筋应预先折向一方,使其焊接后钢筋轴线一致,其余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8.钢筋的存放应选择干燥的地方并离地存放,上面搭设防雨棚,避免雨淋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