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路桥建设股份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站前工程CKTJ-Ⅱ标第一项目分部DK55+068.8~DK74+370管段内钻孔灌注桩施工。 4、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根据我管段地质情况,钻孔灌注桩采用冲击钻机反循环法施工。钻机要求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整套合格冲击钻机设备,杜绝使用双筒卷扬机组成的简易钻具。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灌砼强度,应侍邻孔砼抗压强度达到2.5MA后方可开钻。 4.1施工准备 ⑴.机械准备:根据桥位处地质资料和设计桩长,对成孔钻机设备进行对比选择。根据我管段施工特点,可选用CZ-30、GJD-1500、GKL-6、GKL-8等多种型号的钻机进行钻孔施工。特别是设计要求基桩桩径大、入岩深度较深时,应选择机况较好、工人操作娴熟的钻机进行施工。 (2).物资准备:由于我施工管段属岩溶发育较丰富区域。对于岩溶发育较小、层数不多的墩位,每孔开钻施工之前应储备足量的黏土、碎石、袋装水泥,随时准备抛填处理或泥浆制造;对于岩溶发育规模大、层数多、且溶洞填充物性能差的墩位应准备好钢板卷制钢护筒,采用护筒跟进法施工。 ⑶.检测器材准备:每台钻机开钻前必须配备泥浆性能检测仪器,包括泥浆相对密度计、泥浆粘度计、泥浆含沙率仪、100ml量杯等,并存放于施工现场。终孔之前将对应桩径的探孔器提前转运至施工现场。 ⑷.施工场地平整、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原则上要求墩位施工处比原地面高0.5-1.0米,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当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可采用筑岛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⑸.泥浆池设置:泥浆池由沉淀池和循环池两部分组成。泥浆池一般按照长8m×宽4m×深2m进行开挖,每两个墩位一个泥浆池的原则进行设置,减少土地破坏。特殊地段可每个墩位设置一个。泥浆池设置应考虑岩溶施工漏浆补给要求,泥浆储备应为2倍以上的基桩方量。同时要注意避开现浇梁施工范围,也要考虑施工便道行车安全距离,做好安全防护措被施。 4.2埋设钢护筒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米。 钻孔时孔内水位高出护筒底面0.5m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 5、钻孔施工 5.1安装就位 钻机就位前对钻机的各项工作进行准备,包括主要机具的检查、维修与安装、配套设施的就位等。将拼装好的钻机安装就位后,为保证底座和顶端平稳,应对局部基础加固,以防施工中产生偏移、不均匀沉降。顶部的起吊滑轮缘和桩孔中心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偏差控制在30㎜以内,以确保钻孔桩竖直度≤1%及桩位中心≤50mm的要求。 钻孔前,绘制孔位处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作为对不同土层选择适当的钻头、钻速和泥浆比重的参考。并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渣样鉴别土层,并记录表中,与设计地层核对。并把渣样保存好,对于有代表性的桩灌注前请设计院对地层进行现场确认。 5.2钻进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短冲程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中到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冲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 泥浆性能对成孔至关重要,施工中需经常对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及时调整至满足规范要求范围内, 确保基桩成孔优质、安全。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 一般要求泥浆性能指标: 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不小于95%。 PH值:大于6.5。 钻孔过程中,钻机技术员及时做好详细记录,交接班时由当班钻机班长交待接班钻机班长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施工应注意事项;随时捞取渣样,检查土层是否有变化,当实际地质与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相差较大时及时报质检员同监理工程师,同时进行分组取样并详细做好记录以待核对。钻进过程中钻机技术人员每天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并交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 钻进过程中,必须勤松绳、少量松绳,不得打空锤;勤抽渣,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勤检查钢丝绳与钻头间须设转向装置并连结牢固;勤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防止偏孔、掉钻、卡钻或出现梅花桩等。钻孔作业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故停钻,则在孔口加盖防护罩,并且把钻头提出孔道,以防埋钻,同时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度和泥浆比重、粘度符合要求。 对于岩溶地区的基桩施工,钻孔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⑴.应准备足够的碎石、袋装水泥和黏土,黏土要做成泥砖。 ⑵.机械准备应准备充分,单斗挖机、水泵等应提前准备好。 ⑶.泥浆池容量应考虑溶洞漏水补给要求,泥浆池、排水沟、施工场地应进行地表防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渗入地下。 ⑷.钻孔前应参考图纸,宜按照先长桩后短桩的顺序进行施工。 钻孔施工时应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钻头,合理配置泥浆指标。对于一般溶洞处理宜采取抛填袋装水泥、黏土、碎石等混合料进行堵塞。经过预处理的溶洞在钻至溶洞顶部1m左右时,应改用小冲程缓慢将洞顶击穿。在击穿无填充或半填充溶洞顶前,应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的变化,若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浆补水,根据溶洞大小按一定的比例回填黏土、片石和水泥后反复冲击挤压密实。当泥浆不再漏失后,方可转入正常施工钻进;对于溶洞规模大、层数多、溶洞内填充无性能差、存在暗河等大型溶洞时,宜采取护筒跟进法施工。施工前核对地质资料,确定辅助护筒的深度和层数,根据护筒的层数确定每层护筒的直径。每层护筒的直径应以最后一层辅助护筒为基准,最后一层的辅助护筒的直径宜比设计桩径大5-10cm,顺次每增加一层辅助护筒,其内径宜比相邻内层护筒外径增大10-20cm。辅助护筒与岩层的间隙必要时可浇筑砼使护筒与周边间隙密实。穿越溶洞的过程中,若孔内发生漏水,泥浆不能正常循环时,可采取掏筒辅助掏渣,反复冲孔,反复掏渣。若溶洞内室地下流动水没在在溶洞击穿后预先灌入低标号砼,通过反复冲击提高溶洞内填充物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