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实习报告
  3. 内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9p

  • 资料大小:1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6-12 15:09
  • 发布作者:摸一把猫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果,锻炼学生能力,丰富阅历,拓展视野,我们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组织了06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赴济南长清为期七天的地质实习。11月2日,该实习圆满结束。 此次地质实习由学院刘教授带领,赴济南主要考察岩石和断层。先后在济南长清馒头山、灵岩寺展开断层和岩石的实习。 专业老师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和形成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展开详细解说,使同学们对岩石和断层有更实际性的认识。另外,在馒头山专业老师还向同学们解说专业仪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让我们就地进行自主讲解并使用。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的特征。 5.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时间: 2008-10-27——2008-10-30 三、实习地点: 1.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 2.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寿山 3.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山。 四、实习内容 (一)苏庄背斜 1.褶曲 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变动中岩层的一个弯曲。 褶曲具备如下要素:核(中心)、翼(两侧)、顶角(两翼交角)、轴面(平分顶角的假想面)、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转折端(两翼会合的部分)。 褶曲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 二者差别很多,但最正确的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心(核)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层;向斜反之。 其它区别:背斜一般向上凸起,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向下凹陷,形成谷地。但都有例外。 如长期的风化可使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2.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 背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体现。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9p
https://m.gc5.com/ytgc/sxbg/1066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