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拔桩布置于底板的原则:按柱从属面积所包含桩数满足柱底抗拔荷载要求,分散布桩,解决柱下桩数过多问题(单柱下柱帽内布桩仅需满足抗压工况),同时也可以减少底板配筋,一举两得。 此布桩方式适用条件:底板板厚较厚(如负三层地下室底板800mm的板厚),刚度较大,变形相对较小的,桩反力基本均匀分布。 阴影即为柱子的从属面积,阴影范围内的桩则提供该柱范围内的抗拔任务 A区:柱帽内需3颗抗压桩,抗拔桩数为3+4*0.5(半桩)+2*0.25(1/4桩)=5.5 B区:柱帽内需2颗抗压桩,抗拔桩数为2+4*0.5(半桩)+2*0.25(1/4桩)=4.5 思考:以上布桩仅适用于纯地库范围内的抗拔,如天街商业主楼内的中庭范围下是否可以把桩布置于底板?比较下桩数是否比仅布置于柱帽内的桩数要多?因为中庭两侧,主楼的柱子竖向荷载较大,不需抗拔,桩布置于底板内时,分配给主楼的抗拔桩为多余,此时布桩原则就是“各扫门前雪”,各管自己抗压和抗拔。 2、层高较高的地下室外墙墙下抗拔桩设计:当地下室外墙高度较高时,柱底的弯矩巨大,可采用如下布置方式,一压一拉满足墙底弯矩平衡(下图为左压右拉),此外墙下右侧的抗拔桩单桩抗拔承载力需>1162kN。 思考:若桩仅沿外墙下布置,桩顶采用铰接,墙底弯矩是否会破坏桩与承台的连接?如造成破坏,基础是否出现过大的零应力区? 3、主楼柱子和纯地库柱子(仅地下室一层荷载)相距较近的布桩原则:如按倒楼盖计算柱底抗拔力,纯地库柱子的柱底抗拔力非常大,盲目的布置抗拔桩,将造成浪费,可按联合承台整体满足抗拔要求,联合承台通过计算配筋来满足变形要求。 抗浮工况下:F=主楼柱子柱底力 - 纯地库柱子抗拔力,若F>0,抗压桩配筋,若F<0,抗拔桩配筋。 4、抗压桩的经济优选: 6根φ600和4根φ800承载力相同(均为18000kN),桩长均为45m,做经济性对比后布置。 结论:6根φ600的经济更好,如无工期要求,优选φ600。一般情况下,单柱下桩数最多不要超6根,如超过建议采用φ800桩径布置。 5、和围护相关的桩基设计:考虑外墙刚度,避免外墙下布置三角形三桩基础,影响围护桩,可采用条形布桩方式。 6、负二和负三层地库交界处布桩技巧:和围护单位商量,确定最小围护桩施工空间,利用围护,避免交界处的桩全部落至负三层标高。 思考:若围护贴柱子右侧布置,将上图右侧负二层的抗拔桩的落至负三层,那么基础顶至负二层的柱子截面大小及配筋是否满足抗拔要求?如需满足,此框柱截面是否计算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