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今天参加地质勘查室技能大赛!首先,真挚的感谢队领导能给我们这次机会,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和锻炼的平台。 2011年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我就来到了****,可以说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从**一矿区到二矿区,再从独木露天矿到井下铁矿,几乎跑遍了**矿区的每一个角落。在这即将过去的2013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压力最大,同时也是我取得较大进步的一年。 今年4月初,我就开始了野外地质工作,共参与完成了3个项目,完成产值近5500万。其中**井下铁矿扩界详查让我深受启发。下面我将主要讲解本次工程,具体任务:以钻探工程为主,辅以地质平面图修测及理、化测试分析等勘查手段,在以往地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加密勘探工程网度,提高矿体控制程度。对井下铁矿-460~-800m之间的矿体进行勘探设计,勘查程度达到详查。其中中央区-700m以上满足开采设计需要;东南区-460m以上满足开采设计需要。同时进一步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为满足矿石需求和新的生产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一、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界**群茨沟组,在矿区北西出露有古生界奥陶系以及第四系。矿区北东、南西两侧有大面积的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图1。火成岩有长英岩、伟晶岩和基性脉岩。 **群茨沟组 在本区广泛分布,呈大的残留体存在于大片混合岩中,该组地层赋存数层磁铁石英岩(即磁铁矿体)为该区控矿层位。自下而上可分六层: ①底部角闪岩(Hb) 厚20~385m ②底部片岩(PSP)图2 厚0~40m ③下含铁带: 第一层铁矿(Fe1) 厚0~18m 中部片岩(SPS) 厚0~20m 第二层铁矿(Fe2) 厚2~50m ④中部黑变粒岩带(K)图3 厚70~180m 中间夹第三层铁矿(Fe3)图4 厚1~14m ⑤上含铁带: 第四层铁矿(Fe4) 厚2~22m 下角闪岩(Am) 厚10~40m 第五层铁矿(Fe5) 厚0~15m 上角闪岩(Am) 厚6~22m 第六层铁矿(Fe6) 厚5~160m ⑥硅质岩层(S)夹薄层铁矿 厚25~200m 二、矿石质量特征 本区矿石种类较多,按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磁铁富矿和赤铁富矿。图5 磁铁与赤铁的区别,通常二者容易混淆,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二者的条痕,磁铁的条痕为黑色,赤铁的条痕为暗红色。图6 矿石结构、构造主要为不等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铁矿物粒度多在0.295~0.056mm之间。(其中白色条带填充物为石英,可测量矿体的倾角,确定矿体的走向) 图7 三、矿体围岩、夹层及蚀变岩 该区主要有六层铁,顶底板围岩及夹层岩主要有斜长角闪岩、石英黑云钠长石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柘榴镁铁闪石岩(图8 通常快见矿体)和绿泥片岩等。局部有小的石英脉图9、长英质伟晶岩脉及基性岩脉(通常为闪长玢岩)侵入体。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和断层接触,围岩厚一般十几至几十米。夹层厚度一般小于十米。 另外,由于变质热液作用,近矿围岩和岩石夹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蚀变,蚀变以绿泥石化(图10)和黑云母石化为主,与富铁矿体关系较密切。 我认为找矿的重点是要识别蚀变区,判定下部是否还有矿体,正确指导钻机施工,不盲干,不错干,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矿区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并具有多期性,按其规模、产状、断层特征及形成先后顺序,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断层。 晚期断层: 晚期断层:规模一般较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断距不大,一般在2~3米,为压扭性断层,对局部矿体略有影响,有时被闪长岩脉充填。 区内规模较大的断层有F1、F2、F3,次一级断层按其走向有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及北东向三组断层,其断层特征分述如下: F1断层:出露在二矿区东南区与老岭采区交界处,断层走向北东50°,倾向南东,倾角30~80°,断层面呈波状起伏,断层线延长大于800米。断层西南端逐渐向北西转折,走向变为近东西至北西,为斜逆掩断层。受F1断层影响,在二矿区22线剖面钻孔上部见到老岭采区含矿层,下部见到二矿区东南区含矿层,老岭采区含矿层相对二矿区东南区上升并向北东移动,断距较大,水平断距大于100米,垂直断距大于150米。图11 F3断层:出露于老岭~八盘岭矿区矿界东侧,断层线呈波状弯曲,主方向近南北,向西倾,倾角40~75°。断层破碎带较宽,为逆断层。F3断层是本区震旦系地层与**群地层的自然边界,断层线东侧为震旦系地层,断层线西侧为**群地层。图12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我会时刻的用地质“三光荣”精神来鼓舞自己、激励自己,来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我队地质勘查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