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CAD安装教程
  3. 内容

Understanding BIM Wash 理解BIM的忽悠

“BIM Wash”[1] 这个名词,形容对“使用”或“交付”建筑信息模型产品或服务提出夸大其辞的 (有时指欺骗性的)的主张(能力和取费)。一个犯了 BIM Wash 的单位通常会透过其旗下的工作人员、网站、项目提交以及营销宣传材料,对其 BIM 能耐(BIM Capability)提出逾越本分的取费要求。

就像之前闹腾了多时的什么“绿色XX”,因为市场的过度需求而出现 Green Wash 一样。当今由于许多人认识到 BIM 工具和工作流程的价值高,加上许多业主要求把三维模型作为项目提交文件的一部分,与日俱增的需求使得 BIM Wash 在市场中得以顺利崛起。

BIMwash 则是一个新近创造的单一术语,跟前述 BIM Wash 的意思是相同的。有少数的 BIM Wash 活动可归因于围绕 BIM 一词本身的混乱,可能不是故意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无害的。然而,其他的活动更多是故意欺骗。许多是尝试去出售尚未开发出来、或者远低于客户期望的 BIM 服务,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位于客户端的业主必须聘请服务供应者(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从事专业服务,如果某些服务供应者是“假冒成 BIM 专家”的“BIM 忽悠”,则将对业主造成问题。实际上这些“BIM 忽悠” 对服务供应者本身也形成问题,它们的活动等于搅浑了一池水,让人分不清孰是孰非,这对那些投入了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致力发展 BIM 能耐并且磨炼 BIM 交付成果的真正 BIM 服务供应者将是非常不公平。

※〖数码阿叔注解〗伪冒的成本是很低的,获益却很高。假冒成XX专家的个人、顾问或机构他们总是会想着,先把服务机会搞上手,之后嘛…“脑袋过了身子大概也过得去”,接下去就拿这些建设项目来练兵呗!且战且走,万一捅出了什么楼子,那时生米早已煮成了熟饭,至多不济拍拍屁股走人,赚了银子也赚了经验 (即使是失败的经验)。其实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因而建筑圈子里就会经常听到「如果早知道…那我就会…」的说法,说这种屁话的多半是位于客户端的业主,如果不是人品问题、不是带有想占便宜的贪嗔痴,当然不会做错选择而在事后发出悔恨的抱怨,有钱难买早知道嘛。然而经由伪冒和夸大其辞去拿项目确实是不应该的,也不能当成市场潜规则来对待,因为就是这种忽悠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和行情,受害的不是单一个案而是整个建筑圈子。

定义BIM忽悠
Defining BIMwash

BIMwash 这个名词源自于 Whitewash,这个 Whitewash 原意是指「一种廉价的白色涂料或石灰粉涂层,用于快速给各种各样的表面抹上一层均匀整洁的外表」(※ 咱们称为“四白落地”)。比喻为“粉饰太平”,意味着 “掩饰或隐瞒罪恶、罪行、丑闻或假借...偏颇的数据表现,以求开脱”。(见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书 2003 年版)

※〖数码阿叔注解〗Wash 用在这里并没有对等的中文词汇,但是却有个流行语可以传神的描述这种行为:「忽悠」,因此把 BIMwash 称之为“BIM忽悠”,确实恰如其分。

从本质上讲,BIM 忽悠是企图遮掩其缺陷(对 BIM 的无能),同时对 BIM 能耐(Capability)或认证 (Credentials)提出了一种不正确的说法。我们运用更能衡量它的定义来看,所谓“BIM 忽悠”就是:

“BIM Claim > BIM Competency”

对 BIM 的主张(BIM Claim)[2],逾越了其实际的 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3]。
也就是说,BIM 忽悠 (BIMwash) 存在于「当个人、单位或项目团队等对其基于 BIM 的主张(能力表述和索求的报酬)[4],明显高过以其实际能力交付结果所应得的报酬时 」。这个公式意味着,为了要能准确的衡量 BIMwash 的行为,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

理解BIM应用能力
Understanding BIM Competency

“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 这个名词,指的是可交付一整套 BIM 服务的能力和它们相应的要求。所谓 “胜任 BIM”(BIM-Competent)它是一种标签,可以适用在不同的规模上,包括面向个人(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单位、或者项目团队。

※〖数码阿叔注解〗 Competency 这个字本身具有“竞争力”的含义,表示跟其他同等级个人(或单位、团队) 之间就某项工作技巧、熟悉情况、知识含量等等的程度差别。因此把 BIM Competency 称为“BIM应用能力”似乎比较妥当,有别于 “BIM能力”这种比较含混不清的说法。并且在英文中 Competency 应用能力、Capability 能耐、Ability 能力,三者各有所指,不要搞混了中文的意义。

• 「胜任 BIM 的个人」(BIM-Competent Individual) 是指拥有足够 BIM 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 (Individual)。例如能胜任 BIM 的工程师,并非仅仅利用 Revit、DP 或 Tekla 等软件工具去产生“富含数据”的三维模型而已,而且还能适时的进行各种工作,并且遵循高标准交付成果。

• 「胜任 BIM 的组织」(BIM-Competent Organization)[5]是指一贯交付全系列高品质 BIM 成果与服务的组织 (或称机构、单位)。注意所谓“一贯交付”指的不是“能够交付”[6],这里强调的是持续的工作状态。胜任 BIM 的组织并非仅仅是挂靠着一些能胜任 BIM 的个人,而是以他们为核心,围绕他们提供充足而全面的管理制度、实施准则、和应有的工作支持。

• 「胜任 BIM的项目团队」(BIM-Competent Project Team) 是一个有组织的协同工作群体,除了包含能胜任 BIM 的个体以外,还“已经具备”(※注意原文是指从过去就具备)必要的成功实践经验,通过共同的实施准则、协作制度 (Collaborative Systems)与优化的工作流程,联手交付全系列 BIM 服务 / 成果。

※〖数码阿叔注解〗由此看来,想要成为应用BIM的适任者,除了具备完整的应用理论知识,首先得熟悉建模软件操作,必须清楚了解现有的软件功能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只动嘴不动手是不行的。并且如果仅仅是利用软件工具产生信息不足或者不带信息的三维模型,那么甚至连“胜任BIM”(BIM-Competent)的条件都搆不上。
“Competent”这个字包含了 Qualified (胜任、合格、熟手)以及 Capable (能干、得力)这样的的含义,指的是具备了常态性操作的熟练和足够的实务经验。因此 BIM-Competent 跟 BIM-Ready (备便使用 BIM) 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最大的差别在实务经验的磨练上,举凡从书上学到的、别人分享的那都不叫经验,一切都得自己下功夫亲身历练,涓滴积累,才能算是 BIM-Competent。

言归正传,使用上述有组织的“尺规”,我们简要地探讨几种典型“对 BIM 服务提出不合理的主张”或称为 “BIM 忽悠”的原型。

(一)、个人的BIM忽悠
       Individual BIMwash

个人(Individuals)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组织或项目团队,个人对其 BIM 应用能力提出不合理的主张 (※宣称的能力与报酬),这在招聘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个人到那些需要某种 BIM 应用能力的机构去求职时——可能宣称自己具有优秀的 BIM "技能" 或显著的 BIM 工作经验。这些主张在求职者提交的简历中或招聘机构的推介中都看得到、或在面试室的范围内不厌其烦的听得到。对于这样的主张,接下来可能被证明真的是物有所值,但往往不是,有许多最终被证明是充斥着雕虫小技和不准确性。
那些位于“BIM 忽悠”接收端的项目领导人往往事后能作证说,在招聘过程中声称他/她精通 BIM 的这样一个新兵,上岗之后竟然是效率低下,甚至使得整个团队在交付成果的关键阶段[7]因此被逼着拖慢了进度。

(二)、组织性的BIM忽悠
       Organizational BIMwash

组织(Organization, 或称为机构、单位),再延伸即为项目团队 [8]。这类忽悠者在想要赢得(或满足)客户时,以及想要争取新的项目或合作伙伴时,可能会宣称他们具有优越的 BIM 应用能力,这类主张在那些市场营销材料(包括网页、简报、能力陈述…等等)里特别盛行,尤其是在那些项目意见书里,“BIM”这个名词已遭大客户松散的嵌入招投标的要求或类似的文件中,也因此给出了需求性。
在数不清的情况里,那些公开宣称他们“BIM的领导地位”和“优越的 BIM 能耐”的组织,已经证明其常常是缺乏基本架构去交付一种合理品质的 BIM 产品[9]或服务[10] 。

(三)、BIM忽悠的其他犯行者
       Other perpetrators of BIMwash

除了服务提供商 (Service Providers)[11]之外,典型的核心人物——BIM 忽悠,还以下列的面貌出现[12] :
•  软件开发者和他们的经销商们,夸大特定工具的好处,或声称他们的产品是“一个全方位的BIM解决方案”。
•  要求提供 BIM 产品/服务的客户/业主们,他们可能还不明白,等到交付给了他们以后,他们得到的并不包括妥善的运用和维护的内部能耐。
•  通过咨询者的“BIM 忽悠”,以及在 BIM 实施过程上夸大他们服务影响的顾问们。

BIM忽悠的四个级别
The four levels of BIMwash

并非所有的“BIM 忽悠”(BIMwash) 都具有相同的力度。轻微形式的不合理 BIM 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无害的,而其他可就算是恶意的和破坏性严重的。为了帮助打击 BIM 忽悠,得要辨别它的四个不同层级 [13]:

第 1 级:混乱或非故意的BIM忽悠
Level 1: CONFUSION or Unintentional BIMwash

不理解 BIM 的过程与协议,或者认为 BIM 就跟 CAD 差不多,对基本模型交换和以模型为基础的协作观念混淆不清,甚至把模型伺服器(Model Server)跟档案伺服器(File Server)或文件管理系统(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都混淆在一起,搞不聆清。
那些尚未理解 BIM 概念的多层含义的人,可能会在无意中混淆他们自己、他们的客户、以及项目的合作伙伴 (见下图 1)。

1.jpg

第 2 级:经验不足或低等程度的BIM忽悠
Level 2: INEXPERIENCE or Low-Level BIMwash

当 BIM 交付的结果跟设计要求之间兜不拢时,或者仅有某些 BIM 交付结果(容易实现的)与设计要求之间的连结能被理解时,此刻“BIM 忽悠”就因经验不足而表现出来。他们经常显现出来的是把很基本的 BIM 交付结果(诸如协调一致的图纸或者以模型为基础的冲突检测)当成是尖端的创新而全力推展。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这类 BIM 应用者而言,BIM 就像一座冰山,BIM 的要求/可交付结果只有很小一部分看得到,而大部分仍然隐藏在表面以下(见图 2)。这种缺乏经验,在一个过度乐观的营销部门的手中,就会生成显著的“BIM 忽悠”。

2.jpg
BIM忽悠的第2级,看到了少许,没看到的更多

※〖数码阿叔注解〗当前有些单位运用那些三维建模软件的目的,可能仅限于根据完稿的二维施工图纸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利用软件经由三维模型进行冲突检测了事。从实用层面来看,的确获得了减少错误的效益。但是操作那些三维建模软件跟应用 BIM 是两码事,运用的目标以及深度、广度皆有所不同,不宜混为一谈。如果据以宣称自己这是应用 BIM 的实践项目,未免……

第 3 级:夸大其辞或称中等程度的BIM忽悠
Level 3: EXAGGERATION or Mid-Level BIMwash

这一级是指他们的 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ies)实际上是存在的,但是蓄意推进到远超过他们实际的能力水平。就好像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中,还特别穿插一些好莱坞特效在上面(见图 3)。
说一个夸大其辞的例子,在一个全国性的实践项目中,通过其对 BIM 能耐的陈述、网站或博客等等宣传手段,声称拥有丰厚的 BIM 应用能力,实际上他们却是个只做过少数项目的地方性团队,仅能部份达成指标。

3.jpg
BIM忽悠的第3级,不成比例的吹(吹牛)

第 4 级:错觉或称严重的BIM忽悠
Level 4: ILLUSION or Severe BIMwash

这是当 BIM 竞争能力的故事等同纯属虚构时。这种类似于印度宝莱坞电影中的情节 (所有的歌曲和舞蹈都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把场景表现得很有趣),但实际的故事中从来没有、并且可能永远不会是真实的!
当一个 pre-BIM 服务供应商冒充能高度胜任 BIM 的专业者,竞标成功并且获得一个规定要用 BIM 的大型项目[14],在“BIM 忽悠”的错觉下,真实的能耐和严重的无能是难以区分的。

4.jpg
BIM忽悠的第4级,推展不存在的东西

总结
InConclusion

就像在此之前的“绿色忽悠”(Greenwash)[15]一样,“BIM忽悠”(BIMwash)预计会在市场里增殖扩散,这主要是由于要求以BIM交付结果的大客户数量爆增。在缺乏独立评估/认证的情况下,给了“BIM忽悠”们绝好的机会,藉着运用「对BIM能耐的创造性说词」,让那些实际上得来不易的真正BIM应用能力变得难以区分真假,使得建筑市场发生扭曲。因此,要检测出“BIM忽悠”首先重要的一步是要认清它的搞法,才能循迹叫他们现形。作者(BilalSuccar同志)在未来的BIM文集里,将描述几种方法跟它斗争,并且就长远而言——抵消BIMwash。

原帖注解
[1]本博客文章是在澳大利亚的RTC于2011年发布BIMwash参考资料的延伸。根据收到的反馈评论,这个主题涵盖了两三个帖子。
[2]BIM的主张(BIMClaim)是个人、单位或项目团队选择公开标识其BIM应用能力的程度。
(※这里说的“主张”Claim,指的是宣称的工作能力和因此等价要求的报酬)
[3]BIM应用能力(BIMCompetency)是结合了BIM能耐(Capability)和成熟度(Maturity)的一个术语。
BIM应用能力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单位以及项目团队。
[4]如果BIM的主张<BIM的应用能力,则错过了市场机遇!
[5]这也适用于组织(单位)和群组(一个组织内的小的群体)。
[6]BIM-胜任(BIM-Competent)组织和BIM-备便(BIM-Ready)组织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BIM-备便组织是那些有能耐交付高品质的BIM产品/服务,但尚未获得必要的实践经验。
[7]虽然个人的BIM主张很容易检测,提供招聘/面试是BIM的主管,仍然常见的是招聘机构不评估应征者的BIM应用能力(BIMCompetency),他们应该越严格越好。
[8]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联合提交一个项目的标书或参赛作品。
[9]采样的准则:协调良好的基于物件的模型,免于建模误差,可施工性,必要数据的丰富程度,按正确的详细等级建模,优化模型大小/性能,在一致/标准的基础上的命名架构......等等。
[10]采样的准则:架构良好的BIM执行计划,由知识渊博的高级工作人员推动,以及清楚的认识到BIM在可适用的标准和合同承诺里的优势和局限性......等等。
[11]AEC的服务供应商是指那些向客户提供设计和施工服务的: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项目经理等等。
[12]作者故意留下了一个国际小组,积极推动解决几乎所有行业毛病的BIM方法......你能辨识该群组?
[13]BIM忽悠的级别系用作一种能耐和成熟度(CapabilityMaturity)度量标准,同时在描述BIM忽悠行为的混合情况时使用BIM忽悠的型态。
[14]这是个真实的例子。
[15]绿色忽悠(Greenwash)是对环保认证提出的不合理主张(能力宣称与取费)。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Understanding BIM Wash 理解BIM的忽悠
https://m.gc5.com/cad/cadaz/1017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