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地籍一词在我国从古代就已沿用至今,是中国历代王朝(或政府)登记田亩地产权属,作为征收赋税的根据。地是指土地,籍有薄册、清册、登记之说。简单地讲,地籍是为认定土地权属,征收土地税而建立的土地档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籍管理、城市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得单一的地籍产生了飞跃,发展成为多用途地籍,也可称为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或现代地籍(以下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的土地信息系统。其特点如下: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我国地籍自出现至今,由最初的以权属认定和课税为目的,发展到现阶段以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现代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