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电气论文
  3. 内容

电气安装施工中安全常识介绍

        在电气安装上施工员的安全性是十分的重要的,施工员在安装时一定要及时的和注重安装知识电气调整试验所有安装的电气设备,在送电运转之前都必需停止严格的试验和调整。电气调整的三个阶段如下:
 
    (一)单体调试
 
  指电气设备及元件的本体试验和调校。如变压器、电机、开关安装、继电器、仪表、电缆、绝缘子等元件的本体绝缘、耐压和特性等试验和调校。
 
    (二)分系统调试
 
  指能够独立运转的一个小电气系统的调试。如一台变压器的分系统调试,包括该系统中的一次开关安装、变压器和二次开关安装等主回路调试以及它的控制维护回路的系统调试。
 
 (三)整体调试
 
  指成套电气设备的整套启动调试。如一套发电机组的电气整体调试;一个变电所的整体调试;一套轧钢电机的整体调试或一条送电线路的整体调试等等。
  上述电气调试全过程的三个组成局部均指电气本身系统的调试,不包括电气带动机械设备的试运(试车)工作内容。
        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
  到目前为止,架空线仍是供电线路的主要方式,但在城市建立中正逐渐被电缆取代。架空线路供电与电缆线路供电相比,架空线路需求的设备资料简单,本钱比拟低,一旦发作了毛病,维修也比拟便当。但是架空线路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气温、风速、雨雪、覆冰或机械损伤都可形成事故,故供电牢靠性较差,并且需求占用地外表积,影响市容美观。    
  远间隔输电常常采取架空线路。10KV以下架空线路普通是指从区域性变电站至厂内专用变电站(总降压站)配电线路以及厂区内的上下压架空线路。架空线路普通由电杆、金具、绝缘子、横担、拉线、导线组成。按材质分,电杆有木电杆、水泥电杆、铁塔三种;横担有木横担、角铁横担、瓷横担三种;绝缘子有针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拉线有普通拉线、程度拉线、弓形拉线、V(Y)型拉线;架空用的导线分为绝缘导线和裸导线两种。防雷及接地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是指建筑物、构筑物、电气设备等为了避免雷击的危害以及为了预防人体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保证电气安装牢靠运转等所设置的防雷及接地设备
 
   (一)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由接地极、接地母线、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引下线等构成。
  1.装设避雷针
  为了避免直接雷击,建筑物、构筑物可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三局部组成。
  接闪器:是避雷针的最高局部(针尖),专用于接纳雷云放电,称为&ldquo受雷尖端&rdquo。它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长为1~2m的圆钢,或采用直径不小于25mm的镀锌金属管制造。  
  接地引下线:是接闪器与接地体之间的衔接线。它将接闪器上的雷电流安全地引入接地体,使之尽快地泄入大地。引下线普通采用直径为明线10mm、暗线12mm的镀锌圆钢,或截面不小于25mm2的镀锌钢绞线,或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制造。
  接地体:是避雷针的公开局部,其作用是将雷电流直接泄入大地。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m,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隔不应小于5m。
  当单支避雷针的维护范围不够时,可装设两支或多支避雷针,将欲维护的建筑物置于各避雷针的结合维护范围内。
 
     2.安装避雷带(网)
  为了维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免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普遍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它由敷设在建筑物上的接地导体和接地引下线组成。接地导体普通敷设在屋脊、屋檐以及突出水塔、烟囱等处。关于金属构造的屋顶,应自房屋两端起每隔18m~24m设一根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衔接;钢筋混凝土的屋顶,应将钢筋焊接成网与接地网相衔接。关于第一类防雷设备的建筑物、构筑物,可在非金属资料的屋顶上面装设5×5(m)格子金属网,再将金属网用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衔接。
  (1)沿混凝土块敷设
  1)混凝土块为一正方梯形体,在土建做屋面层之前,依照图纸及规则的间距把混凝土块做好(混凝土块为预制),待土建施工终了,混凝土块根本结实了,然后将避雷带用焊接或用卡子固定于混凝土块的支架上。
  2)在屋脊上程度敷设时,请求支座间距为1m,转弯处为0.5m。
  (2)沿支架敷设
  依据建筑物构造、外形的不同,分为沿天沟敷设、沿女儿墙敷设。程度敷设时请求支架间距为lm,转弯处为0.5m。所有防雷安装的各种金属件必需镀锌。
 
  3.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用来防护雷电产生的高电位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当线路上因雷击产生高电位时,经避雷器对地放电,能够维护电气设备的绝缘免遭损坏。
  避雷器分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维护间隙。管型避雷器普通只用于变电站的进线段,有时也用于维护线路的个别单薄环节。关于普通建筑物的进户线可用比拟简单的维护间隙维护。
 
  4.防雷引下线安装
  每栋建筑物至少要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50?的建筑物除外),防雷引下线最好为对称布置,其间隔不应大于20 m。
  当设计请求应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引下线下与根底钢筋相焊接,上与屋顶避雷网相焊接;在主筋接头处(搭接焊除外)应用&geФ12?的钢筋跨焊,焊接长度&ge6D。
  防雷引下线应在室外地坪以下0.8m~1m处焊出一根由Ф12mm圆钢与40mm×4mm扁钢组成的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出室外,距外墙间隔宜小于1m,以便衔接人工接地体;在地上距室外地坪1.5m~1.8m处设断接卡,以备测接地电阻之用。
 
  5.其他防雷措施
  (1)为避免侧击雷,在高层建筑30m以上部位(普通从第9层开端),每向上三层,应用构造或框架内有贯穿性衔接的两根主筋(只用边支座筋)构成一环形程度避雷均压环带,均压环必需与外墙用作防雷引下线的各柱主钢筋焊接连通。搭接处用&geФ12的钢筋跨焊或搭接焊,并在每层框架恰当位置甩出25×4镀锌扁钢或&geФ12的镀锌圆钢,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玻璃幕墙的铝合金构件,以及外墙的金属构件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均需与均压环搭接连通。
  (2)防直击雷的接地安装应盘绕建筑物构成闭合回路,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Omega,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安装及进入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相衔接,同时作为防雷电感应之用。
 
       (二)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极、户外接地母线、户内接地母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接地系统常用的资料有等边角钢、圆钢、扁钢、镀锌等边角钢、镀锌圆钢、镀锌扁钢、铜板、裸铜线、钢管等。
  高土壤电阻率地域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有:换土;对土壤停止处置,常用的资料有炉渣、木炭、电石渣、石灰、食盐等;应用长效降阻剂;深埋接地体,岩石以下5m;污水引入;深井埋地20m。
 
  1.接地极
  接地极分为钢管接地极、角钢接地极、圆钢接地极、扁钢接地极、铜板接地极等。常用的为钢管接地极和角钢接地极。
 
  2.户外接地母线敷设
  户外接地母线大局部采用埋地敷设。接地线的衔接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是:扁钢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连焊接);圆钢为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衔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衔接牢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停止焊接外,还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卡子,或直接用钢带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回填土时,不应夹有石块、建筑资料或渣滓等。
 
  3.户内接地母线敷设
  户内接地母线大多数是明设,分支线与设备衔接的局部大多数为埋设。明设时应契合下列请求:
  1)便于检查;
  2)敷设位置不应阻碍设备的检修;
  3)支持件间的程度间隔为1.5m,垂直局部为1.5m~2m,转弯处为0.5m;
  4)接地线应按程度或垂直敷设。
 
  4.接地跨接线安装
  接地跨接线主要用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管道法兰之间、管道防静电等处。
 
  5.自然接地体安装
  普通均是应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根底做接地体,也可应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作接地体,无论建筑物根底采用何种方式,只需根底底板内的钢筋具有贯穿性衔接,底板钢筋(外圈框架梁两根主筋)可作为自然接地体,无需再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敷设一圈,只需在梁底筋、边支座筋的搭接处用&geФ12mm的钢筋跨焊或搭接焊,搭接长度&ge6D(D为主钢筋直径),并与防雷引下线作跨焊衔接,跨焊请求必需采用双面焊。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电气安装施工中安全常识介绍
https://m.gc5.com/dqgc/dqlw/1027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