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时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是一个电气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除了要对国家的规范以及规定进行很好的了解与掌握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做好建筑过程中的电气安装工程施工。
【关键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技术对策;施工程序
1.绪言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的发展起来的,电气安装工程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甚至在工程交工后的使用期也普遍性的存在着,所以可以说,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的建筑行业也相应的发展起来了,由于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关系非常重大,因此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与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一些新兴的技术和产品也不断的进入中国的市场,我国的建筑电气行业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则是,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并不可能完全改变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经验,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以供后来的建筑施工参考。
2.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程序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程序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各种安装材料,做好安装前的各种准备,然后再进行管路的预制加工,紧接着进行箱盒的定位工作,在做好管路的连接工作,然后穿带好铁丝,开始扫管,带上护口,进行穿线,然后进行电缆的具体敷设,最后再来安装配电箱、照明器具以及防雷接地,所有的安装进行完之后,在进行系统的调试,检查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电路的安全与畅通。
3. 电气安装工程各个施工程序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对策
3.1 土建工程安装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说,混凝土内暗敷线管的敷设应该沿着最近铺设的线路进行,并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弯曲;其次,埋入建筑物的线管和建筑物表面的距离绝对不能小于15mm;再次,暗配盒应该在其对应的模板处使用防锈漆来做好标示,而引出混凝土墙以及地面的管子要做到尽量的顺直,多于两根管的引出排列应该保持整齐;最后,管子切断之后,断口必须要与管轴线垂直,还应该使用锉刀将不规则的端口挫平,使它整齐光滑没有毛刺,并做好封堵。
在钢管的暗配过程中,如果电线管理铺设环境多尘或者潮湿,应该做好密封处理,而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则要排列整齐,管口也要高出配电箱至少50mm,但是也不能超过80mm。在PVC 电线管暗配的过程中,虽然PVC 电线管抗腐蚀,但是却很容易变形老化,而且它的机械强度也比较差,比较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具有腐蚀效力的场地,不适合一些高温或者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在暗敷的过程中,应该尽最大可能按照最近的线路进行辐射,尽量不要使用弯路,减少弯头数量,保证穿线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
3.2 管内穿线的注意事项
在开始进行管内穿线之前,应该开展一次充分的扫管工作,有效的对管内的残留物进行清除,普遍的做法是在钢丝上绑好布料,来回抽拉几次,将管内的杂物和水分擦拭干净,对于一些弯头较多或者管路比较长的钢管,为了减少导线和内壁的摩擦,应该首先向管内吹入滑石粉,方便穿线。清扫干净之后,就可以穿引线,穿引线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管路是否通畅以及管路的走向以及盒、箱位置是否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如果穿引线过程中遇到阻力,应该用两根以上的铁丝同时搅动,努力使两根铁丝的端头钩绞在一起,然后再小心地把引线拉出。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导线在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纽结,也不准将导线埋入底板后的墙体,导线在盒箱内预留的长度应有所区别,在接线盒、开关和灯头盒预留的长度应该保持在150mm左右,而在配电箱预留的长度应该略等于配电箱周长的一半,出户导线的预留应该维持在1.5m左右。
2.3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策略
电缆敷设之前,必须认真的检查电缆的型号与规格是否相同,以及它的外观有没有损伤,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对超潮湿度进行准确的判定,一些直埋的电缆还应该经过实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其次,电缆的封端应该尽可能的严密,并根据要求做好一定的绝缘测试;再次,电缆的敷设过程不应交叉处理应该排列整齐并且固定好,并及时的装设标识牌,而一些高低压电力电缆还有一些强电与弱电的控制电缆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层进行配置,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由上而下进行配置,如果电缆和控制电缆如果敷设在同一侧的支架上,应该将力缆放在控缆之上,如果控制电缆处于普通支架上,就不应该超过一层,如果是在桥架上,则不能超过三层,但是如果是交流的三蕊电力电缆,那么在普通支架上不能超过一层,而在一些桥架上,则不宜超过两层。最后,在进行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过程中,应当由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制作工艺的规程,在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该选择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防尘和防潮措施。在具体的制作开始之前,应该保证附件的规格能够与电缆保持一致,零部件也不能出现损伤,密封材料也不能失效。电缆的剥切工作必须一次性完成,也不能伤到芯线和绝缘,在包缠绝缘时应该注意清洁,防尘防潮,使力缆终端头和电缆的接头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以及绝缘层应该保持接地状态,而接地线应该采用铜绞线,截面也不应该小于10cm2。
3.4 配电箱、柜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电气安装的过程中,有关配电箱和配电柜的安装在位置上应该做到准确,各个部件齐全,箱体也应该做到开孔合适,切口也应该整齐,暗室的配电箱盖也应该紧贴墙面,零线的排线应该没有铰接现象,油漆也应该完整无缺,箱盖和开关应该关闭灵活,回路的编号也应该清晰明了,接线整齐,并且绑扎成束,配线箱和接线箱等如果需要引出管就必须使用开孔器,不允许使用电气焊开孔。
3.5 防雷接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电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却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都应该做好良好的接地或者接零工作,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以及操作机构中的金属底座、电缆头的金属外皮、保护管以及所有的金属支架,都必须做好接地工作,而且接地的电阻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数值内,有关防雷的接地必须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譬如说在结构主筋的绑扎时应该对跨接线进行焊接处理,而均压环和主筋的引下线也应该焊接,如果建筑物的门窗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在焊接引下线的过程中,就需要预留出一定的接地端子,并做好与门窗的连接,专用的接地如果采用铜线,就必须与铜套管进行压接处理,与接地体用端子进行正确的连接。
4.结语
众所周知的是,在现时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是一个电气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除了要对国家的规范以及规定进行很好的了解与掌握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做好电气安装过程中的施工环节,保证建筑电气在后期的运转正常。
【参考文献】
[1]庞兴麟.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和预防方法[J].工程技术,2009,(7)
[2]彭海.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1,(7)
[3]关丽娜.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