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
1)系统施工步骤
2)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
A.信息插座的端接
Ø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 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应加上活动地板内的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
Ø信息插座坚固,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终端设备的类型。接线时注意接线方式,根据不同的终端设备接线有不同标准接线方式,接线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B.信息模块的端接
Ø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便利。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
信息模块的端接过程如下:
(1)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 cm;
(2)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 cm的外护套;
(3)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4)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5)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6)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7)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的类型和序号。
信息插座的端接方法如下页图所示:
C.双绞线线缆布放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如下:
Ø线缆布放前应核对其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
Ø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Ø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Ø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Ø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 m,工作区为0.3~0.6 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Ø布放线缆时,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 m。
Ø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Ø敷设前根据线缆走向编制电缆敷设顺序排列图和管线表,尽量避免电缆交叉。
Ø电缆在线槽内敷设时,电缆排列应整齐,敷设一根就及时整理一根,并在水平敷设时,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中间接头两端处用尼龙扎带固定。
Ø电缆敷设安装工艺和有关要求,应满足国标(GB50168-92)的规定。
D.建筑物水平线缆布线
(1)缆线在天花板或吊顶内一般有装设槽道或不装设槽道两种布线方法。在施工时,前者应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敷设路由,后者应检查槽道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和牢固可靠。上述两种敷设缆线的情况均应采用人工牵引,https://www.gc5.com单根大对数的电缆可直接牵引不需拉绳。敷设多根小对数(如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缆线时,应组成缆束,采用拉绳牵引敷设。牵引速度要慢,不宜猛拉紧拽,以防止缆线外护套发生被磨、刮、蹭、拖等损伤。必要时在缆线路由中间和出入口处设置保护措施或支撑装置,也可由专人负责照料或帮助。
(2)缆线在地板下布线的方法较多,保护支撑装置也有不同,应根据其特点和要求进行施工。除敷设在管路或线槽内,路由已固定的情况外,选择路由应短捷平直、位置稳定和便于维护检修。缆线路由和位置应尽量远离电力、热力、给水和输气等管线,并满足具体间距要求。牵引方法与在天花板内敷设的情况基本相同。
(3)缆线在墙壁内敷设均为短距离段落,当新建的智能化建筑中有预埋管槽时,这种敷设方法比较隐蔽美观、安全稳定。一般采用拉绳牵引缆线的施工方法。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中没有暗敷管槽时,只能采用明敷线槽或将缆线直接敷设。在施工中应尽量把缆线固定在隐蔽的装饰线下或不易被碰触的地方,以保证缆线安全。
E.建筑物垂直干线线缆布线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较多,且路由集中,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骨干线路。
对于主干路由中采用的缆线规格、型号、数量、起始段落以及安装位置,必须在施工现场对照设计文件进行重点复核,如有疑问,要及早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对已到货的缆线也需清点和复查,并对缆线进行标记,以便敷设时对号入座。
建筑物主干缆线一般采用由建筑物的高层向低层下垂敷设,即利用缆线本身的自重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该方式简便、易行、能减少劳动消耗,还可加快施工进度。为了保证缆线外护层不受损伤,在敷设时,除装设滑车轮和保护装置外,还要求牵引缆线的拉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在牵引缆线过程中,要防止拖、蹭、刮、磨等损伤,并根据实际情况均匀设置支撑缆线的支点。施工完毕后,在各个楼层以及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设置加固点,将主干缆线绑扎牢固,以便连接。
主干缆线如在槽道中敷设,应平齐顺直、排列有序,尽量不重叠或交叉。缆线在槽道内每间隔1.5 m应固定绑扎在支架上,以保持整齐美观。在槽道内的缆线不得超出槽道,以免影响槽道盖盖合。
如果系统采用室内多模光纤做为垂直干线的主要载体,则光纤的垂直干线布放可参考后面光纤传输管道的敷设方法。
F.双绞电缆终端和连接
双绞电缆终端和连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生产厂家的要求执行。在安装施工前必须对生产厂家提供的配线接续设备和连接硬件以及有关附件等的安装手册,进行熟悉了解,充分掌握其技术特性和安装要求,以便顺利安装施工和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为了保证电缆的终端和连接质量,满足高速传输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室内部分的电缆终端和连接,都是通过配线接续设备或连接硬件(如插头和插座)上进行终端和连接,一般不采用缆线之间直接连接的方式,即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
按照缆线终端顺序,剥除每条缆线的外护套,在剥除缆线外护套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安装质量。
(1)剥除缆线外护套必须采用专用工具施工操作,不得采用一般刀剪,以免操作不当损伤缆线的绝缘层,影响缆线电气特性而使传输质量下降。
(2)应按规定剥除缆线的外护套长度,为了保持对缆线的扭绞状态不致变化,剥除外护套的长度不宜过长,根据缆线类别的不同有所区别,要求六类线的非扭绞长度不应大于13mm,剥除缆线外护https://www.gc5.com套的长度也不宜过短,应有足够的非扭绞的导线进行整理。
(3)当缆线剥除外护套后,要立即对非扭绞的导线进行整理,成对分组捆扎,以防线对分散错乱,尽量保持线对与未除去外护套前的状态一致,保证缆线的电气特性不变。
缆线的终端连接方法均采用卡接方法,在卡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Ø必须采用专制卡接工具进行卡接,卡接中的用力要适宜,不宜过猛,以免造成接续模块受损。
Ø缆线的色标顺序进行终端,不得混乱而产生线对颠倒或错接。
Ø卡接导线后,应立即清除多余线头,不得在接续模块中留存,并要检查导线是否放准,有无变形或可疑之处,必要时需重新施工。
Ø双绞电缆在信息插座(包括插头)上进行连接时,必须按缆线的色标、线对组成以及排列顺序进行卡接;双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采取卡接接续方式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接续顺序进行卡接,如与接线槽块卡接时,应按设计规定或生产厂家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水平线缆的剥接与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G.大对数电缆的端接
大对数电缆的25对线可以支持6个带标签的模块(剩余1对绞线),可以并接于含有6个信息模块的一体化面板里,但通常是应用于垂直主干系统,这时可利用模块化配线板端接到插接式110配线系统。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板需配有1个19U的配线管理架。
(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避免线对在线缆移动期间不变形。
(2)从右到左穿过线缆保持器,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
(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
(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可使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
(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
(6)对捻必须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
(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
(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
(9)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缆线的终端连接方法均采用卡接方法,在卡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Ø必须采用专制卡接工具进行卡接,卡接中的用力要适宜,不宜过猛,以免造成接续模块受损。
Ø缆线的色标顺序进行终端,不得混乱而产生线对颠倒或错接。
Ø卡接导线后,应立即清除多余线头,不得在接续模块中留存,并要检查导线是否放准,有无变形或可疑之处,必要时需重新施工。
大对数电缆与配线板的端接过程如图
H.设备安装
(1)机架、设备的排列位置和设备朝向都应按设计安装,并符合实际测定后的机房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2)机架、设备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应符合厂家规定,若无规定时,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均不应大于3 mm。要求机架和设备安装牢固可靠,如有抗震要求时,必须按抗震标准要求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和损坏现象,且机架没有晃动现象。
(3)为便于施工和维护,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 m的过道,其背面距墙面应大于0.8 m。相邻机架和设备应互相靠近,机面排列平齐。
(4)接续模块等接续或插接部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机架和设备配套使用,并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部件安装正确、牢固稳定、美观整齐、对号入座、完整无缺;缆线连接区域要划界分明,标志完整、清晰,以利于维护和日常管理。
(5)缆线与接续模块等接插部件连接时,应按工艺要求的标准长度剥除缆线护套,并按线对顺序正确连接。如采用屏蔽结构的缆线时,必须注意将屏蔽层连接妥当,不应中断,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接地。
(6)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采用交连或互连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不应将全部电缆紧紧地捆绑成一束,这样不利于消除线缆的残余应力,并可能扩大相互之间的干扰。
(7)将各类的通讯线缆分开,使用合适的护管或绑扎绳分成束。通过线槽的设备,把线缆盘起来,有一定的余量,再接至配线设备上。
(8)通信引出端(即信息插座)的品种多种多样,其安装方式和规格型号也有所不同,应根据设计配备确定。安装方法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如在地面安装时,盒盖应与地面齐平,要求严密防水和防尘;在墙壁安装时,要求位置正确,便于使用。
I.配线设备的安装
(1)机架安装要求
机架安装要求如下:
ü机架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于1‰,水平偏差不大于3 mm,符合生产厂家规定;
ü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损坏,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ü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ü安装机架面板时,架前应留出0.6 m的空间,机架背面离墙面的距离应视其型号而定,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ü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与大楼接地端排良好连接。
(2)配线架安装要求
配线架安装要求如下:
ü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ü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 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应不大于2 mm;
ü接线端子各种标记应齐全;
ü交接箱或暗线箱宜设在墙体内,安装机架、配线设备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J.管理区配接线
(1)实施要点:连接紧固、排列整齐、标志清晰。
(2)配线前对电缆进行整理, 排列应整齐, 进入盘柜要留有余量, 各盘预留长度一致。屏蔽电缆进盘后剥离屏蔽层并按要求接地。
(3)配线应横平竖直, 整齐美观, 线束绑扎间距均匀。
(4)线芯接头紧密牢固。多股软线接头采用接线终端头压接或挂锡处理。单芯操作线采用煨弯连接,煨弯方向与螺丝拧紧方向一致。
(5)端子号采用专用号码机打印, 字迹应清晰, 永不退色。
(6)电缆牌采用专用产品, 电缆编号清楚, 整齐一致。
(7)线槽配线时, 线芯应调直, 放置整齐。备用芯长度应满足接线最长距离。
(8)配线完毕柜内要进行清理,清除剩余线头和各种杂物,保持柜内清洁。
(9)各类跳线(包括电缆)和接插硬件间必须接触良好,连接正确无误,标志清楚齐全,跳线选用的类型和品种均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10)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双绞电缆的长度不应超过3m。
(11)在缆线终端连接后,必须对配线接续设备等进行全程测试,以便准确判定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有故障,应正确迅速地排除,以保证布线系统能正常进行。
K.110型配线架安装
智能化设备间主配线架采用模块化方式管理主干铜缆。语音主配线架采用110型配线架来管理,19英寸机柜式安装,并配有足够的双芯快接式语音跳线及相应的跳线过线槽。110配线架安装如下页示意图所示:
110配线架安装示意图
L.光缆敷设
光缆敷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光缆盘装卸时,轻起轻放。移动光缆应按光缆盘指示方向滚动,其滚动距离规定在50m以内,当滚动距离大于50m时,应使用运输工具。
(2)敷设光缆最好以直线方式,如有拐弯,光缆的弯曲半径,在静止状态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3)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小于光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光缆不应直接承受拉力。
(4)当同时牵引几根光缆,每根光缆承受的最大安装张力应降低20%。
(5)光缆穿保护管时,是通过光缆中纱线直接与牵引光缆的拉线用缆结接起来进行牵引。
(6)光缆不允许与电源电缆混合敷设。
(7)光缆敷设后,应细致检查,要求外护套完整无损,不得有压扁、扭伤、折痕和裂缝等缺陷。如出现异常,应及时解决。
(8)光缆敷设时应有冗余,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m~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光缆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转弯的状态应圆顺,不得有死弯和折痕。
M.通过弱电井垂直敷设
在弱电井中敷设光缆有两种选择:向上牵引和向下垂放。
通常向下垂放比向上牵引容易些,因此当准备向下垂放敷设光缆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1)在离建筑顶层设备间的槽孔1~1.5 m处安放光缆卷轴,使卷筒在转动时能控制光缆。将光缆卷轴安置于平台上,以便保持在所有时间内光缆与卷筒轴心都是垂直的。放置卷轴时要使光缆的末端在其顶部,然后从卷轴顶部牵引光缆。
(2)转动光缆卷轴,并将光缆从其顶部牵出。牵引光缆时,要保持不超过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张力的规定。
(3)引导光缆进入敷设好的电缆桥架中。
(4)慢慢从光缆卷轴上牵引光缆,直到下一层的施工人员可以接到光缆并引入再下一层。在每一层楼均重复以上步骤,当光缆达到最底层时,要使光缆松弛地盘在地上。在弱电间敷设光缆时,为了减少光缆上的负荷,应在一定的间隔上(如1.5 m)用缆带将光缆扣牢在墙壁上。采用这种方法时,光缆不需要中间支持,但要小心地捆扎光缆,不要弄断光纤。为了避免弄断光纤及产生附加的传输损耗,在捆扎光缆时不要碰破光缆的外护套。
固定光缆的步骤如下:
(1)使用塑料扎带由光缆的顶部开始,将干线光缆扣牢在电缆桥架上;
(2)由上往下,在指定的间隔(5.5 m)安装扎带,直到干线光缆被牢固地扣好;
(3)检查光缆外套有无破损,然后盖上桥架的外盖。
N.光缆接续与端接
光缆连接按其连接类型可分为光缆接续和光缆终端。
光纤接续:
(1)光纤接续一般采用熔接法。为了降低连接损耗,在光纤接续的全部过程中应采取质量监视。具体监视方法可参见《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中的规定。
(2)使用光纤熔接机时,应严格遵守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及要求,每次熔接作业前,应将光纤熔接机的有关部位清洁干净。
(3)在光纤熔接前,必须将光纤端面按要求切割,务必合格,才能将光纤进行熔接。在光纤接续时,应按两端光纤的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接错。
(4)在光纤接续的全过程,尤其是使用的光纤熔接机缺乏接续质量检验动能,或有检验功能但不能保证光纤接续质量时,应在接续过程中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监测,务必使光纤接续损耗符合规定要求(必要时,在光纤接续中每道工序完成后应测量接续损耗)。
(5)熔接完成并测试合格后的光纤接续部位,应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方法有热可缩管法、套管法和V型槽法,较常用的是热可缩管法,采用热可缩管法保护时,要求加强管收缩均匀,管中无气泡。
(6)光纤接续的全过程中的光纤护套、涂层去除、光纤端面切割制备,光纤熔接、热可缩管的加强保护等施工作业,应连续完成,不得任意中断。使光纤接续程序完整而正确实施,确保光纤接续质量优良。
(7)光纤全部连接完成后,应将光纤接头固定和将光纤余量长度收盘存放。
光缆终端:
(1)在光缆终端设备的机房内,光缆和光缆终端接头的布置应合理有序,安装位置应安全稳定,其附近不应有可能损害它的外界设备,例如热源和易燃物质等。
(2)为保证连接质量,从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巴光缆或单芯光缆的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和规定插入光纤配线架上的连接硬件中,如暂时不用的光纤连接器,可以不插接,但应在连接和插头端盖上塑料帽,以保证其清洁。
(3)光纤在机架上或设备内(如光纤接线盒),应对光纤接续予以保护。光纤连接盒有固定和活动两种方式,(如抽屉式、翻转式、和旋转式等),不论在哪种储纤装置中,光纤盘绕应有足够的空间,都应大于或符合标准规定的曲率半径,以保证光纤正常运行。
(4)所有的光纤接续处都应有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并要妥善固定牢靠。
(5)光缆中的铜导线应分别引入业务盘或远供盘进行终端连接,金属加强芯、金属屏蔽层(铝护层)以及金属铠装层均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接地和终端连接,要求必须检查和测试上述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6)光纤跳线或光纤跨接线等的连接器,在插接入适配器或耦合器前,应用沾有试剂级的丙醇酒精的棉花签擦拭连接器、插头和耦合器或适配器内部,进行清洁干净,才能插接;并要求耦合器的两端插的ST连接器端面在其中间接触紧密。
(7)在光纤、铜导线和连接器的面板上均应设有醒目的标志,标志内容应正确无误、清楚完整(如序号和光纤用途等)。
(8)光纤端接的主要材料包括:
Ø连接器件;
Ø套筒:黑色用于直径3.0 mm的光纤,银色用于2.4 mm的单光纤;
Ø缓冲层光纤缆支持器(引导);
Ø带螺纹帽的扩展器;
Ø保护帽。
O.大对数电缆敷设:
(1)大对数电缆敷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的有关要求和技术标准执行。在安装施工前必须对生产厂家提供的配线接续设备和连接硬件以及有关附件等的安装手册,进行熟悉了解,充分掌握其技术特性和安装要求,以便顺利安装施工和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为了保证电缆的终端和连接质量,满足高速传输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室内大对数电缆终端和连接时,一般不采用缆线之间直接连接的方式,即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
(3)剥除每条缆线的外护套,按照缆线色谱方式顺序终端,在剥除缆线外护套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安装质量。
(4)剥除缆线外护套必须采用专用工具施工操作,不得采用一般刀剪,以免操作不当损伤缆线的绝缘层,影响缆线电气特性而使传输质量下降。
(5)应按规定剥除缆线的外护套长度,为了保持对缆线的扭绞状态不致变化,剥除外护套的长度不宜过长,根据缆线类别的不同有所区别。
(6)当缆线剥除外护套后,要立即对非扭绞的导线进行整理,成对分组捆扎,以防线对分散错乱,尽量保持线对与未除去外护套前的状态一致,保证缆线的电气特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