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针对评价体系及现场作业特点,从制度、职责、现场、文化四个方面,探索了安全管理模式。建筑安全标准化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诸多生产人员生命安全,对于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筑的后期使用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建筑单位、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多方面的含义:①体现在施工现场实物的标准化。比如充分考虑标准化的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符合环保卫生要求和人体工程学要求等诸多因素,设计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防护,并采购合格的安全用品和防护设施等;②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行为的标准化。包括管理人员职责的履行情况,现场人员的从业资格以及作业时的行为是否规范;③体现在生产作业中管理模式的标准化。选择专业的建设团队和施工人员,运用科学化管理方案来进行管理。根据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和相关制度要求制定出合理规范的标准化施工流程,避免整体规划设计出现错误,造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
3.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①企业安全生产给经济效益让路。许多建筑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建设施工安全的各项规定及施工方案,施工项目不重视安全技术,没有对现场的施工场地进行考察,对施工场地的特点及危险没有进行及时的分析,只是表面性的对安全技术进行了交接,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②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建筑施工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线作业人员多是低学历、年老的农村务工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③全社会安全标准化意识淡薄。建设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新举措和新方法,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业人员普遍认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雷同,因此不主动去深入了解和严格执行。
3.2安全教育不到位,重大危险源防范意识较差。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及设备误伤等是建筑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而这些事故又主要多发于吊塔安装、拆除,脚手架搭拆,土建主体等施工作业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在于建筑单位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对重大危险源的防范意识。尽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会定期对现场进行巡查,但作业人员仍未完全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施工,因此没能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标。3.3管理模式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需要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共同进行。主管部门监督不及时,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不规范,工程项目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均影响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实,个别施工企业未建立或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工程项目部一方面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材料管理人员没有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就走上工作岗位,对相关材料的性能、规格不了解,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采购的材料以次充好,不按标准要求进行采购,完全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不注重对作业人员的教育,现场安全设施未设置到位就冒险施工,由于工期需要未及时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工作,或者未正确使用机械,造成机械出现非正常损坏,也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
4落实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策略
4.1建立岗位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在通过对实践过程深入分析发现,需构建安全系统岗位责任制度。岗位制度应该系统考虑整个作业周期,涉及到各个细节,并采用“PDCA”模式,不断优化完善:①应建立“实用”的制度,岗位制度通常涉及岗位作业中的各个环节,制度必须可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制度必须要明确,没有歧义,是唯一的执行准则,故需要岗位员工参与制定,通过岗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后,明确出安全控制点;②建立“简约”的制度,繁琐的制度不但增加现场作业人员的负担,减损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重点不突出,全而不精,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制度将形同虚设,失去安全控制的作用;最后,建立“权威”的制度,当各种制度以《安全制度手册》、《岗位安全检查表》、《安全管理台账》等形式固定下来后,必须组织全员学习培训,让所有员工对制度有敬畏之心并能够清楚执行。同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实现安全目标分解,各个岗位的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4.2加强现场“6S”管理。现场“6S”是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从实际工作细节入手,明确现场工作准则,进而完善生产工作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养和安全就是“6S”的整体内容。通过整理方式可以将生产环境中的物资进行分类,并排除不必要物资,进而为生产环境提供更多空间,防止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场地不足等问题。通过整顿方式将保留下的物资进行合理定点安排,进而提升物资使用效率,让工作场地保持整齐、完备。通过清扫方式为生产场地进行垃圾清扫,保证生产场地清洁,进而稳定生产品质,降低生产操作过程中造成伤害问题。通过提高员工素养,培养工人积极工作意识,可以养成员工良好习惯,建立科学团队模式。
4.3提高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宣传和更新教育理念,让员工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是建立安全生产环境的基础,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安全文化内容,可以实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的目标,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健康。施工单位职工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施工流程也更加符合安全和健康的行为规范,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进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素质,减少不安全的行为,避免事故发生。此外倡导安全生产文化,可提升企业的人文宣传价值,端正生产员工道德观念,通过引导和教育方式提升安全管理文化素质,使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具有规范性,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文化宣传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导向性,能够激励员工安全生产并提升生产效率,在约束员工生产规范的基础上更新员工生产理念,提升企业凝聚力,为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4.4健全相应的检查考评机制。健全相关的检查考评制度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企业及部门最需要重视的任务,这一任务对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主要内容是要求相关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深入到基层,对每一个建筑单位进行实地的考查,在对建筑工程单位进行考查的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将最新的技术方法传授给相关人员,尽最大的能力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这一任务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将建筑工程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以及每一个操作人员身上。通过监管部门对施工情况进行实际检查,可以掌握到详细、实际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完善和检查,再对数据进行总结和筛选,最终整理出一套完善规范的企业管理奖励与惩罚制度以及安全考核标准。健全相应的考评体系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分层管理机制,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标准化。
5结束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来进行制定的,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思考和实施,建立完善岗位制度,细致划分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生产文化和氛围,进一步实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与此同时,排除监控中存在各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组建预防机制并严格规范生产行为,从而实现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达到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处于良好状态,并且不断的进行创新整改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建设。贯彻落实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保证生产工作安全性,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参考文献
[1]黄玥诚,罗云.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4):159~166.
[2]任建军,张志军,邓文辉.浅谈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体现[J].价值工程,2016,26(4):169~171.
[3]张斌.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三农天地,2015,11(4):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