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工程概况 XXX学校学生公寓楼工程位于南宁市XXX学校校内共一栋,占地面积约1931.77 m2,总建筑面积为22100m2 ,高31层,设地下室1层,地面整平标高与现有地面整平基本一致,基础埋深约6.1 m,采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静压桩基础。基坑大面积开挖最大深度为6.85m,基坑周长约为188.4 m。本工程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2个月。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 基坑支护拟采用钻孔灌注桩、放坡+喷锚网支护方案。设计图工作量约为:支护桩 79根,约600 m3,钢筋网喷射砼面层(80mm),面积约为1200m2。 (2)场地环境条件 本场地4-4剖场地略为宽阔,有少量空地,即东面、北面无建筑物,东面为业主原有道路,北面为为市政道路(可利路),均可利用。东北面有市政管井、通信管井、水务部门管井等,南面的1-1及3-3剖有住宅楼,距离基坑边不足0.5m为生活污水排水管及两个化粪池,管道埋深0.6-1.2m。西面有学生教室及食堂,开挖范围内有生活污水排水管,需要重新改道埋设。坑顶均布荷载均按20kPa考虑,整个施工场地较为狭窄。 2.2 工程地质情况 场地地基土在钻探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主要为:场地岩土层主要为第四西河流冲击成因的粘土①层、粉土②层、圆砾③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岩层,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相关规范,各土层主要指标详见表: (1)粘土①层(Q3al):褐红、褐黄色为主,下部局部夹含灰色,稍湿~湿,硬塑状态,上部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好,切面较光滑。4.0m往下夹含较多的粉质粘土及粉土颗粒,且含量随深度递增,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无摇振反应,切面不光滑。本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层厚8.0~11.5m。 (2)粉土②层(Q3al):褐黄色夹灰色,湿~很湿,稍密状态,有轻微粘性,下部夹含粉砂颗粒。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缓慢。灰黑、黑色,很湿,软塑为主,局部可塑。成份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粗砂、中砂,夹有植物根系和少许有机腐殖质,属高压缩性土。层厚0.4~2.7m。本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3.8m,为中等压缩性土。 (3)圆砾③层(Q3al):黄色、灰、灰黑等色,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少两位砾石,砾径2-30mm不等,最大达50mm,磨圆度中等,呈圆形、亚圆形,圆砾含量60~70%,其中见少量卵石,间隙为砂类土充填。与粉土层接触面处含较多的粘性土及砂土颗粒,饱和,稍密状态~中等状态,本层在拟建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8.5~14.3m,为中等压缩性土。。 (4)强风化泥岩粉砂岩④层(N):灰蓝色,稍湿,硬塑~坚硬状态,中风化状,泥岩结构,本层属第三系湖相沉积层,属半成岩状态,为极软质岩石,但与下部中风化带界限不明显,局部夹有钙质颗粒。岩芯呈黏性土柱状,岩石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厚度揭露层厚4.8~5.9m。 (5)中风化泥岩⑤层(N):灰蓝色,局部夹黑灰色、灰色,稍湿,硬塑~坚硬状态,风化状,泥质结构,本层属第三系湖相沉积层,属半成岩状态,为极软质岩石,局部夹薄层的粉砂质泥岩,岩质由顶部往下强度而逐渐提高,岩芯成中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岩石质量等级Ⅴ级,该层厚度较大,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1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