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XX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1344.7mm,平均年径流总量6.39亿m3。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夏季间多热带风暴。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候异常等。 经计算,东河区50年一遇最大3日设计暴雨为326mm,300年一遇最大3日设计暴雨为449mm。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野外编录资料及静探曲线,区内地基土呈现粗细相间、软硬不一的层次,共分七个大层,十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Ⅰ1层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组成,局部含少量贝壳碎屑、腐殖质,滩涂区内为挖鱼塘时填筑而成,一般可塑~软塑。在滩涂外侧范围内为含碎石较多的粉质粘土,特别在郑家浦九塘桥位置局部为抛石(在郑家浦闸外侧)ZK216的填土厚度达8.3m。该层层厚一般为1.0m~1.5m。 Ⅰ2(mQ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灰褐色,微层理发育,软塑~流塑,土面较粗糙,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慢,韧性中等。顶板高程1.02m~1.80m,厚度一般为0.2m~3.78m。 Ⅰ3(mQ4)粉质粘土:灰~灰褐色,微层理发育,软塑~流塑,土面较粗糙,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慢,韧性中等。顶板高程1.02m~1.80m,层厚一般为2.0m~5.3m。 Ⅱ1(al-mQ4)粘质粉土:灰~灰褐色,湿~很湿,薄层为主,土质不甚匀,局部夹薄层或团块状粘性土,稍密~中密状,摇震反应迅速,底部夹粘性土较多。该层顶板高程在-5.93m~2.61m,层厚一般为9.95m~22.0m。 Ⅲ1(mQ4)粘土:灰色,厚层状或薄层状,局部微层理发育,软塑状。土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摇震反应无,韧性较高,顶板工程-23.53m~-12.80m,层厚1.8m~20.0m。 Ⅲ2(mQ4)淤泥质粘土:灰~灰黑色,微层理发育,流塑。土面光滑,干强度高,摇震反应无,韧性高,顶板高程-36.39m~-22.63m,层厚7.0m~16.6m。 Ⅳ(mQ4)粘土:灰色,鳞片状为主,微层理发育,软塑,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土面较光滑,干强度高,摇震反应无,韧性较高,顶板高程-48.30m~-24.52m,层厚1.8m~14.2m。 Ⅴ(al-mQ3)粉砂,灰色,湿,中密状,中等压缩性,土质较均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含粘性土。主要分布于郑家浦九塘闸桥及2号交通桥处,层厚2.20m~9.90m,顶板高程-52.19m~-40.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