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面防水中SBS实际采用Ⅰ型+Ⅱ型(1mm 2mm)做二次,应按定额基价乘以2,SBS材料按差价计算,只计取税金,不参与取费;如遇到Ⅱ型+Ⅱ型(2mm 2mm)亦按此办法处理。如果防水层SBS厚度不同铺一层时,执行定额10—23子目,材料按差价计算,只计取税金,不参与取费。
2023-04-20
-
本补充定额作为我市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补充,与《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版)配套使用。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采用整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ALC墙板安装机器人为代表的建筑机器人施工的工程。 2023-04-19
-
采用钢滑模的工程支撑杆拔出的回收率、拔杆费都应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按现场签证的费用计算。 2023-04-05
-
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项目大体进度安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等。 2023-03-10
-
为了防止漏项、减少重复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下面小广分别介绍土建工程中工程量计算通常采用的几种顺序。 2023-02-15
-
省造价总站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模拟清单计量规则(2022年版)》(以下简称本清单),现予印发,自2023年5月1日起执行。 2023-02-14
-
国内外不同的标准对于管道的施工质量验收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对比分析了四个常用标准的基本情况和对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的差异,让管道设计人员在参与国际或国内项目,选用不同的标准时有了一定的了解。 2020-12-04
-
建设公司投资计划、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项目前期计划、投资计划上报、审批业务及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概算、预算(含招标控制价)、结算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前期计划、投资计划的全过程数据采集,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020-12-04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如何把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正确掌握项目的招投标技巧,研究建筑安装工程招标工作的招标竞争策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建筑安装企业,除了一系列外部因素外, 2020-12-04
-
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是上海市青浦地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和出水质量已无法满足排放要求,因此对其进行改扩建。 2020-12-04
-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企业需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辅助成本管理,实现对建设成本的科学管控。本文对工程预算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原则简要介绍,并对预算在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环节运用价值展开分析,描述其具体运用过程。 2020-12-04
-
文中分析了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影响因素,提出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控制要点。 2020-12-04
-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建筑成本的管理工作较为琐碎,故管理人员要格外注重对施工环节的预算定额研究,以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2020-12-04
-
在总结地铁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北京地铁竣工结算审计面临的拆改移工程造价高、审计时间滞后、施工现场灭失、资料记载信息欠完整、历史遗留问题等难点。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相关应对措施,为今后地铁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2020-11-20
-
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年度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控制工作。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审计方式风险、审计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风险、外购服务风险等。 2020-11-20
-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PPP项目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中已然变成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其自身优势的展现也愈发明显。这使其被应用的程度越来越高, 2020-11-20
-
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国民的生活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市政工程也因此在不断进步发展。而当前所有的工程师都需要注重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造价预算分析。 2020-11-20
-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预算定额用于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是铁路工程定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铁路给排水工程定额虽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也存在着覆盖不全面、部分名词不统一、工艺待更新等问题。 2020-11-20
-
文章以路桥交通工程预算造价的影响因素为出发点,从组织设计、施工质量以及建设成本等三个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推动路桥交通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结果表明,要想合理控制路桥交通工程预算造价质量,就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分析以及造价控制等各项工作。 2020-11-20
-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愈来愈多的先进技术进一步应用到现代智能建筑中,通过对建筑设备、服务、管理、运营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完善,提高智能建筑的稳定性、先进性、实用性及可扩展性,给人们带来了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