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成昆线“8.30”地震铁路灾后电力设施修复重建工程为例,首先阐述了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并对投标进行分析,包括编制依据、调整依据、报价目录和问题解读分析等;并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对此类投标提供了参考。
【关键字】投标;报价;策略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了大跨度的飞跃,国家也正在向市场经济快速前进,其中就包括以投标这种方式进行良性竞争的情况。而工程建设部门在进行投标竞争的时候,其投标报价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为了实现中标的目的,各个投标者在充分的分析了自我和对方的优劣势,并结合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往往会在投标之前甚至是投标过程中,积极对投标策略进行战略性调整,使投标文件、价格等方面更加符合规范要求。
1 工程投标存在的问题
1.1 统一规划问题
对于我国工程投标制度以及投标报价上仍需改进的现状,首先便是统一规划问题。目前在国内,我国的投标者往往采用定额计算成本,加之结合经验等进行国内外投标。这种做法忽略了工程投标过程中应需要一整套完善、统一的规划和方法。
1.2 投标竞价方法与标准问题
由于缺乏一整套完善的规划制度和方法,因此也就没有一套完善的竞价方法和标准。使得工程公司在投标过程中,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资料、信息分析整理能力。这样容易造成工作的反复性和重复性大大增强,增加了投标成本和工作强度。
1.3 投标人员问题
现阶段我国投标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各自都有自己的投标方法和方案。同时,这些投标书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管理一致性。容易造成投标的混乱性,使得经常出现他人看不懂投标书的情况。
1.4 联系实际问题
在近年来的工程投标过程中,尤其是大工程项目的竞标中,普遍存在着做标工程师无法到现场进行勘察地理、搜集数据资料等工作,甚至是价格也没有实地考察,取而代之的是常常一气呵成,完成做标。这就出现了报价失真和降低效率的后果[1]。
2 报价编制实例分析
本文根据上一章提出的投标报价问题,结合已递交的成昆线“8.30”地震铁路灾后电力设施修复重建工程为例,对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和说明。
2.1 报价编制范围与依据[2]
2.1.1 编制范围
本投标书中,最后的中标价为22832801元,工期历时165天,工程质量也符合相关规定。在投标书编制过程中,按照昆明铁路局工程管理所发售的《成昆线“8.30”地震铁路灾后重建电力设施修复重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相关文件,以及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的各个工程设计图纸作为投标的内容及范围。其中包括:
(1)立电杆、横担安装、拉线、开关箱安装;
(2)沿路基边坡、桥梁、隧道敷设电力电缆;
(3)导线架设;
(4)安装隔离开关、故障分段装置;
(5)利旧安装电力变压器;
(6)架空线跨接触网改电缆下穿、电缆沟、电缆井、避雷器、接地装置等相应配套工程和拆除工程。
2.1.2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包括铁路建设部门所下发的各类文件,包括: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建设函(2008)105号文、昆铁计(2008)91号文等;还包括文件《铁路工程该预算定额》等。
2.1.3 辅助依据
工程相关的电力学教程《电力工程》,能够对其进行修复指导。另外还有各类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和补充定额,和答疑、补遗等补充性文件资料。
2.1.4 其他依据
其他的编制依据包括成昆线周边的政治经济形势、自然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等;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气象、劳动力资源等不确定因素;近年来同类型竞标行情和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各类设备的使用和当地的电价。
2.2 工程量核对与计算
在工程投标的过程中,随时对成昆线灾后重建工程进行了工程量的核对和计算,根据文件中所提出的清单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工程图中所出现的笼统的、不具体的内容进行反复考虑。认真研究,吃透了招标文件中所列举的技术规范和工程量细分。争取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每一步细节。
2.3 材料价格确定
报价单编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材料价格的掌握和确定。在投标过程中,在联系了材料供应商后,对材料报价单做出积极的调整。保证材料供给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能够完成整体的工程量。有些材料需要在当地进行购买,而有些则需要工程队自己配备,一切均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工程质量。
2.4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在工程报价过程中,其根本出发点是施工组织的设计。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先后对投标工程的技术方案、工期耗时、机械装备、劳动力的状况等情况做出调整,结合各方面的利益,同时设计出几套可行方案,并从优选取。
2.5 定额、费率选择
在分析了材料价格和施工组织确定后,便进行了预算编制。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了以行业定额完成。由于这个定额是结合了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意见完成的,是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因此,保证了工程实施的可能性达到最大。
2.6 报价调整
2.6.1 中标要求调整
在报价过程中,核心是对于报价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采取了多方面条件并举的方案。首先根据中标要求进行调整。由于招标方的招标要求有一定的成本限制,对此,我们将价格下调了近2个百分点,而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让步范围可下降8个百分点,这个结果是在可调范围内的。
2.6.2 自身监管调整
由于自身的技术限制,在做标中与招标要求有一些不同,对于这些不同,要以其他的方式进行了补偿。例如加强了自身的监管力度,提高自身技术设备要求等。其中还包括施工难度调整、施工环境调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调整等方式。
2.6.3 横纵对比调整
在投标过程中,很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竞争对手的威胁。再结合了周围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后,适时做出相应调整,保证了自身的竞争力。
2.7 调整策略
针对投标报价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情况,在不影响总价格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可适时调整。保证投标活动有序进行。这些调整包括:
2.7.1 早期结算情况;
2.7.2 增加项目情况;
2.7.3 施工不明确情况;
2.7.4 暂列数额情况;
2.7.5 工程量不明确情况。
2.8 报价单目录
2.9 重点问题说明
在投标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重点问题需要说明:
2.9.1 本次报价并不含有电力施工所涉及到的电务、车务、机务配合费及赔偿费;
2.9.2 并且,报价单中不含征地拆迁费、青苗、砍树等补偿费。
3 解决措施[3]
本次投标报价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合理调整,保证中标。相应措施总结如下:
3.1 优化投标流程
在投标过程中,针对其中出现的缺点和不足进行适时调整,调整过程中,还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达到综合调整的目的。
3.2 简化投标强度
投标书的一大特色在于简化,在达到投标要求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投标书进行简化,还要结合实际,使工程量和工程步骤得到简化,既节省了财力,还节省了人力。
3.3 培养投标人才
在投标过程中,以实际的操作流程,培养了相关人员的投标报价和策略制定能力。同时,以此为目的,要进行多次的模拟投标演练,以达到万无一失。
4 结束语
在投标结束以后,除了获得工程的重建项目,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的投标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投标知识,对今后更加复杂多变的投标形式。本文也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雪青.万彩芸.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港工技术.2000(12)
[2]李强.浅谈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及技巧[J].产业信息与管理.2008(2)
[3]王祖志.李雪淋.不平衡报价投标的策略与风险[J].水运工程.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