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

 1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

1.1建筑间距

日照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日照作用不仅可以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还可以起到杀菌抗病的作用,帮助人体生产钙物质,为建筑室内提供健康的光照和温度,提高建筑室内的自然采光率,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建筑群体之间的间距,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将建筑间距作为一种硬性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日照间距,建筑工程可以采用北低南高的阶梯式坡屋顶形式,按照日照间距来确定建筑工程的间距和坡度,满足建筑物基本的光能和热能需求,减少能源损耗。

1.2建筑朝向

我国古代修宅建房最高的要求是高爽、向阳和面南,这种要求对于当代建筑工程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物的朝向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对周围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炎热夏季建筑工程对于减少阳光照射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寒冷冬季建筑工程对充分日照的要求,即夏季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室内的热量,冬季要尽量增加建筑室内的阳光和热量。

1.3空气运动

建筑室内的热量散失不仅和建筑工程的散热系数、外墙面积以及建筑内外温差等有关系,和建筑物室外空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也有着很大关系。空气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是我们最常感受到的风向,垂直运动主要是指大气之间的对流运动,通过合理利用风速和风向,可以有效增加建筑室内的通风,降低建筑损耗。(1)利用自然通风。在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增加建筑室内的对流和通风,合理利用建筑群体之间的穿堂风,营造适宜的小气候,减少建筑能耗。(2)利用主导风向。在规划布局建筑工程时,要尽量使建筑工程的长边和当地的主导风向相切或者相平行,并且垂直于冬季的风频方向,相切或者平行于夏季风频风向。

2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有效策略

2.1建筑立面绿化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立面绿化的节能效果,充分发挥改善气候的作用。建筑物墙面的颜色和朝向对于墙门的温度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夏季,深颜色朝南和朝西的墙面温度能够达到60摄氏度,在寒冷的冬季,墙面温度又低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夏季和冬季的墙面温差高达70摄氏度,剧烈的温差变化会导致建筑墙面发生应变,而建筑立面绿化能够吸收和反射80%左右的太阳辐射热,在夏季具有良好的遮阳降温效果,能够有效地阻止紫外线对墙面的直接照射,减小墙面的温差变化。另外,建筑立面绿化还具有良好的防风作用,可以明显的降低居住建筑物墙面承受的风速,减小迎风向和背风向建筑墙面的气压差。

2.2建筑周边绿化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太阳光从地面反射到居住建筑物的窗户和外墙上,使得建筑物承受着巨大的热量,为了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这些反射热,在对建筑工程的室外地面施工时,必须注意在建筑周围的绿化,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建筑工程的室外种植草皮和灌木植被,利用植物的制冷效应,减少地面放射到建筑物上的热量,降低居住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度,充分发挥植物的倒流或者阻挡作用,改善建筑物周围的气流流向,改善空气质量。

2.3采用节能建筑材料

当前,我国很多现代化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的应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和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玻璃幕墙和门窗也是交换和传导建筑物室内、室外热量最主要的部位,在整个建筑物的热能损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要尽量选择节能的玻璃幕墙和门窗。当前,我国节能环保型的玻璃幕墙和门窗主要包括中空玻璃、热反射材质的薄膜玻璃、节镀膜玻璃以及真空玻璃等,尽量实现建筑物舒适通透、节能环保的效果。另外,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建筑墙面不能出现明显凹凸不平的痕迹,在保障建筑室内的防火等级基础上,要尽量选择保温效果较好的节能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室内的热量大量流失,要严格满足建筑工程的热量传导要求,采用节能型轻质隔断墙面,不仅有利于减轻整个建筑工程的荷载,还有利于降低建筑损耗。

2.4合理设置建筑窗户

目前,建筑窗户多是薄壁结构,消耗的热能较大,特别是建筑物中的单层窗户,在寒冷的冬季其消耗的热能是最大的,因此在设计建筑窗户时,必须要考虑窗户的绝热性和保温性,这是建筑工程窗户节能设计的关键。同时,建筑工程中窗户的比例、朝向等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节能环保性。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设置合适类型的门窗,综合考虑其雨水渗漏、空气渗透、抗风压等性能,在安装门窗时,要注意门窗框角的垂直度,严禁使用密封性能差、存在缝隙和变形的门窗框。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是我国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积极引进和应用多种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优化门窗和墙体施工设计,规范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耐用性能和整体质量,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居住建筑物规划设计,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
https://m.gc5.com/gczj/zjlw/1037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