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规划确定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调水的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形成相互连通的“四横三纵”总体格局。 东线第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下游干流取水,基本沿京杭运河向北送水,给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补充水源。第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供水目标是补充沿线城市的生活、工业和环境用水,并适当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东线第一期工程规划工程规模为抽江500m3/s,入东平湖100m3/s,过黄河50m3/s,送山东半岛50m3/s。调水线路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向北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输水和调蓄,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江水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穿过黄河后经小运河接七一、六五河自流到德州大屯水库;另一条向东经山东半岛输水干线西段河道,引黄济青渠道相接,再经山东省正在建设的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程,向烟台、威海等城市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