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管理知识
  3. 内容

预制构件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预制构件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钢筋工程包括钢筋下料、制作、焊接或者连接、钢存放、绑扎、吊装、安装等。钢筋工程作为预制混凝土钢筋的的一个重要工序, 起着抗拉、抗剪等抗应力应变的作用。一旦构件形成, 就难以从外观上感知其质量情况和征兆, 故它属于隐蔽工程, 并具有工作量大、施工面广的特点。

钢筋加工问题
1. 钢筋下料前未将锈蚀钢筋进行除锈,导致返工。
2. 钢筋下料后尺寸不准、不顺直、切口马蹄状等。
3. 钢筋末端需作90°、135°或180°弯折时,弯曲直径不符合要求或弯钩平直段长度不符合要求。
4. 箍筋尺寸偏差大,变形严重,拐角不成90°,两对角线长不等,弯钩长度不符合要求。
01原因
操作人员及专检人员对交底不清或责任心不强。
措施
1. 钢筋加工前技质人员应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提出质量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2. 表面生有老锈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表面生有生锈的在下料前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脱落严重并已损伤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钢筋强度,确定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02原因
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配料尺寸有误,下料时尺寸误差大,画线方法不对,下料不准。
措施
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钢筋的形状计算出钢筋的尺寸,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的调整值(弯曲类型、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钢筋直径等)。配料时考虑周到,确定钢筋的实际下料长度。在大批成型弯曲前先行试成型,做出样板,在调整好下料长度后,再批量加工。
03原因
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没有调直,钢筋切断时,一次切断根数偏多或切断机刀片间隙过大,使端头歪斜不平(马蹄形)。
措施
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弯曲的应先予以调直,下料时控制好尺寸,对切断机的刀片间隙等调整好,一次切断根数适当,防止端头歪斜不平。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问题时,必须切除。
T1hKd_Bm_T1RCvBVdK.jpg
04原因
钢筋端头弯折的弯曲直径、弯钩平直段长度不符合要求,一是管理人员交底不清,二是操作人员对不同级别、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直径不了解或操作不认真,三是弯曲机上的弯心配件未及时更换或规格不配套、不齐全。
措施
1. 钢筋加工前技质人员应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提出质量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2. 箍筋的下料长度要确保弯钩平直长度的要求,北京市为抗震地区,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少于75mm,而且弯钩呈135°角,其平直段相互平行,长短一致。
05原因
箍筋成型时工作台上画线尺寸误差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箍筋下料长度不够,致使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足。
措施
1. 成型时按图纸尺寸在工作台上画线准确,弯折时严格控制弯曲角度,达到90°,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在弯折处必须逐个对齐,弯曲后钢筋不得有翘曲或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成型后进行检查核对,发现误差进行调整后再大批加工成型。拉钩要求同箍筋。
2. 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冬期施工时温度不宜低于20℃),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预制构件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https://m.gc5.com/gczs/glzs/1038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