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连梁破坏对竖向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大震时连梁不参与工作,但连梁本身设计应满足非抗震设计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 2017-07-19
-
结构设计模型的确定:1.1、有无地下室的模型问题,1.2、不同指标要求的模型,1.3、复杂结构模型不确定性的包络设计。 2017-07-19
-
《抗规》6.7.2条第二款,框架-核心筒结构一、二级筒体角部的边缘构件宜按下列要求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宜全部采用箍筋 2017-07-19
-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 2017-07-19
-
施工单位多数情况为了施工便利,将新增基础底部主受力钢筋,采用化学植筋的形式进行钢筋锚固。 2017-07-19
-
因此,钢筋抽样其实也就是计算钢筋的总长度,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总长度乘以相应的比重就是钢筋的总重量。其实也是一个理论的重量。 2017-07-19
-
钢筋由于品种、规格、型号的不同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施工中常常有不同的叫法 2017-07-19
-
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 2017-07-18
-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长期困扰着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大体积建筑中出现裂缝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工程人员对裂缝问题非常关注。 2017-07-18
-
抹灰层厚度应符合规定:顶棚、混凝土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在专15mm;内、外墙抹灰厚度控制在矣2111111.抹灰应分遍成活,每遍抹灰厚度宜为5~7mra,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 2017-07-18
-
本文将钢筋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现象、图片、原因、防治各个维度进行解剖,是非常好的一篇技术文章,请大家转发并收藏吧! 2017-07-18
-
桩承台施工是桩基础施工的后续工程,其质量也是基础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017-07-18
-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裂缝出现以后的各种修复加固措施,供从事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017-07-18
-
架体高度大于8m,梁高大于1.4m,板厚大于300mm的支撑体系不得采用扣件支承荷载,应在立杆顶面设置可调托座(顶托)直接传力。 2017-07-16
-
竖向施工缝,墙体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内外墙施工逢留在内墙距外墙100mm处,施工缝处绑两道钢板网(墙体竖向施工缝按流水段划分图位置留置)。 2017-07-16
-
双排钢管长短错开200MM。双向钢管十字相交扣件锁死,阴角处 2根木方横放,十字交错钢管加固阴角处木方,空隙用木楔子顶严。 2017-07-16
-
竖向施工缝,墙体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内外墙施工逢留在内墙距外墙100mm处,施工缝处绑两道钢板网(墙体竖向施工缝按流水段划分图位置留置)。 2017-07-16
-
高层建筑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简称GB 50011—2010)第6.1.5条规定。 2017-07-16
-
输送泵操作人员在泵送施工中应精力集中,时刻注意泵送压力表的读数,一旦发现压力表读数突然增大,应立即反泵2-3个行程,再正泵,堵管即可排除。 2017-07-16
-
通过几年的设计经验,简单对设计院中的结构设计进行简单梳理,以缜密设计各个过程,避免出现疏漏之处,结合所在设计院的情况, 2017-07-16